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董三断》
《留别董三断》全文
清 / 朱彝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离堂剪烛重烧烛,深夜他乡说故乡。

作客萧条官舍下,逢君歌哭酒垆傍。

明朝分手仍南北,后会相期各渺茫。

长路烽烟惊海甸,乱山风雨暗河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董三在离别之夜的情景。"离堂剪烛重烧烛",画面感强烈,夜晚时分,他们在离别的厅堂里,再次点燃蜡烛,似乎想借着微弱的火光延续短暂的相聚时光。"深夜他乡说故乡",表达了两人身处异地,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彼此的依恋。

"作客萧条官舍下",诗人以自身的漂泊孤寂,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逢君歌哭酒垆傍",则通过饮酒唱歌的场景,传达出他们情绪的复杂,既有欢聚的喜悦,又有离别的哀伤。

"明朝分手仍南北,后会相期各渺茫",预示着他们即将分别,各自踏上不同的旅程,未来相见的可能性变得不确定,充满了迷茫和无奈。

最后两句"长路烽烟惊海甸,乱山风雨暗河梁",以壮阔的自然景象收尾,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也增添了离别的沉重感,使整个画面更加悲壮。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节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
朝代:清   字:锡鬯   号:竹垞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生辰:1629~1709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台城竹枝词·其二

客里频闻蟋蟀声,海东气候本先行。

桐花未谢莲花放,更异缘墙壁虎鸣。

(0)

八卦山行

搜罗金穴穷膏腴,挺而走险森戈殳。

仓皇剿抚俱失策,逸去旁县遭焚屠。

八卦山前列旗鼓,拥兵观望散部伍。

断指淋漓语未终,贼众凭陵气如虎。

怪云压阵乘长风,将军骈首县令同。

摧枯拉朽一军覆,握拳齧齿真人雄。

夫人闻变起呜咽,气激蛾眉惨无色。

拚抛骨肉付波臣,忍将红粉罗锋镝。

宛转池中死未能,投环先后魂冥冥。

捐躯一旦灵旗动,战血千年鬼火青。

天慰孤忠留一线,郎君母子重相见。

痛哭还疑梦里逢,急收残骨归乡县。

簪笔儒臣重策勋,鱼轩象服表贞魂。

鄙夫误公失死所,精灵夜夜哭幽坟。

我作公诗奋直笔,纸上飞霜耸毛骨。

輶轩他日采风谣,会将公事排天阙。

(0)

曹仁宪谨荣寿·其四七言截句

洛邑耆英队里仙,我公继起胜当年。

欣逢岳降崧生日,遥作诗歌庆寿筵。

(0)

曹仁宪谨荣寿·其二七言截句

笙歌鼎沸九霞觞,化雨春风五载长。

一念清操玉比洁,口碑载道永难忘。

(0)

台阳笔记题词·其四

匆匆相见恨偏迟,同是征帆小驻时。

我滥齐竽惭八载,欲从模范證工师。

(0)

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其七

旧家门望盛何阳,早岁才名远擅场。

今日拍浮沧海上,阿谁能识鲁灵光。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