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读书如布谷,小儿据几如王孙。
道人竟日无一事,卧看前江烟雨昏。
大儒读书如布谷,小儿据几如王孙。
道人竟日无一事,卧看前江烟雨昏。
这首诗描绘了三个不同身份人物的生活场景,通过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首先,“大儒读书如布谷”,这里的大儒比喻为勤奋读书的学者,读书如同布谷鸟辛勤地工作,形象地表达了大儒们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布谷鸟的勤劳与学者的专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大儒们在知识海洋中潜心探索的精神。
接着,“小儿据几如王孙”,这里的“小儿”可能是指某个家庭中的孩子,他坐在桌前,仿佛是贵族子弟,暗示着他在某个特定情境下展现出的从容与优雅。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孩子的天真烂漫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自在与享受。
然后,“道人竟日无一事,卧看前江烟雨昏”,这句描绘了一位道人的生活状态。他整日无所事事,悠闲地躺在那里,静静地观赏着江面的烟雨迷蒙。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思想,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生活方式和心境,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与和谐共存的一面。
澒洞陂水阴,中岸折长壑。
南屏诸峰稠,林木互参错。
苍然秋色深,窈窕见层阁。
洞户属玲珑,霭气夕漠漠。
水声琴书润,天碧衣裳薄。
阁下转曲房,步櫩缘岭凿。
葳蕤紫珠盘,当槛纷未落。
苔长屐痕疏,梯石净洗削。昔闻■人,不加陶渔乐。
矧余一褐夫,泉石殊不恶。
近攀越观云,远召缑岭鹤。
婚嫁愿何奢,栖意尽寥廓。
尔我聚首真抟沙,诗篇转战如彭衙。
我惭凑砌瓦砾块,尔解组织云锦花。
武昌纸价顿腾踊,谬称尔我均诗家。
今晨乍闻使车起,前旌载道惊栖鸦。
时方寒冱雪片落,豆秸灰间琼瑶葩。
西江东浙品题遍,兴在溪柳并山茶。
便道过苏邑人喜,村醪迭献里鼓挝。
倏令首丘怀孔恶,痛切胸臆讵可爬。
恨不为驺赴渠去,一日俯仰三叹嗟。
东望海天渺何许,白榆历历攒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