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其二》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萧萧柳岸野风秋,虹挂前山晚雨收。

回首孤城空绿树,满川斜日放归舟。

年来双泪供愁尽,去去劳生几日休。

试问故人思我否,梦魂犹在海边州。

(0)
翻译
秋风吹过荒凉的柳岸,晚雨过后彩虹挂在前山。
回望孤独的城市,只见绿树,夕阳洒满河川,人们正放舟归家。
近年来泪水伴着忧愁消磨殆尽,未知的未来还有多少个日夜能停歇。
试着问问老朋友是否想念我,我的梦魂依然留在那海边的州城。
注释
萧萧:形容风吹柳叶的声音。
野风:野外的风。
孤城:孤立的城市。
空绿树:只有绿色的树木。
劳生:辛劳的生活。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
海边州: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旅途中的寂寞感。开篇"萧萧柳岸野风秋,虹挂前山晚雨收",通过柳树的飒飒声响和远处彩虹之后的晚雨,营造出一个秋天即将来临、自然界变化万千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回首望去,只见孤城内绿树成荫,但这份宁静也带有一丝空旷之感。

"满川斜日放归舟"一句,则描绘出诗人在夕阳的映照下,缓缓地驾船归航的情景。这里的“满川”表明河流宽广,而“斜日”则是夕阳西下的写照,这两者的结合,不仅展示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旅途的延伸。

接下来的"年来双泪供愁尽,去去劳生几日休"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双泪"指的是长久以来积蓄的情感,"供愁尽"则是说这些情感已经耗尽,但却也透露出诗人的心中仍有不尽之愁。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劳碌奔波生活的厌倦,以及希望能够得到片刻休息的心愿。

最后,"试问故人思我否,梦魂犹在海边州"一句,更深化了离别和怀念的情感。诗人在这里询问远方的亲朋好友是否还记得自己,而自己的灵魂甚至在梦中仍旧徘徊于海边的故土。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沉的离愁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淳熙巳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驩喜口号十首·其五

百僚重入贺新君,亿载从今仰大昕。

文德岂惟循舜道,武功行见访尧勋。

(0)

崇德道中·其一

破艇争划忽罢喧,野童村女闯篱边。

令人说著苏堤路,花满清明画鼓船。

(0)

次韵徐衡仲饷淮白鱼

谩浪功名付直钩,谁能鏖战学焚舟。

随人不但羹鱼美,解道江?似鹿头。

(0)

水边

翠藤萦树夕花明,无数圆荷贴乱萍。

酒力半销来照影,晚风轻澹鹤梳翎。

(0)

书苍寒堂壁二首·其一

隔竹红梅酷似桃,政宜修涧绿周遭。

武陵风景何时别,不绝人来意更高。

(0)

挽周晋仙

策杖辞朋友,形骸已可怜。

无钱亲药裹,冒雨上归船。

官竟生前弃,诗应死后传。

空馀京洛月,愁照月台边。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