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地。兴亡旧恨谁记。
腥风不搅洛山云,怒涛怎起。
泪眶历落泫新亭,碑趺犹卧江际。古今事,天莫倚。
废兴元有时系。女墙月色自荒荒,尽平寸垒。
舞台歌榭草痕深,青溪弥望烟水。
马蹄杂遝锦绣市。认乌衣六朝,东巷西里。
景物已非人世。但长干铁塔,岿然相对。
檐铃嘈囋薰风里。
江左地。兴亡旧恨谁记。
腥风不搅洛山云,怒涛怎起。
泪眶历落泫新亭,碑趺犹卧江际。古今事,天莫倚。
废兴元有时系。女墙月色自荒荒,尽平寸垒。
舞台歌榭草痕深,青溪弥望烟水。
马蹄杂遝锦绣市。认乌衣六朝,东巷西里。
景物已非人世。但长干铁塔,岿然相对。
檐铃嘈囋薰风里。
这首诗是王奕的《西河》,与周美成的《金陵怀古》相和。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历史变迁的深切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兴亡、历史沧桑的无限哀思。
“江左地”开篇即设定了地点,指的是金陵一带,即今日南京地区。接着,“兴亡旧恨谁记”直接抒发了主题——对过往繁华已成废墟的感叹和怀念。“腥风不搅洛山云,怒涛怎起”中“腥风”暗指战争的残酷,而“洛山云”则是借用古人笔下常描绘的景象,表达诗人心中的忧虑与激愤。“泪眶历落泫新亭,碑趺犹卧江际”中,“泪眶历落”形容泪水纵横,而“泫新亭”、“碑趺犹卧江际”则是对古迹的描绘,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重感受。
“古今事,天莫倚。废兴元有时系”中,“古今事”概括了历史的长河,而“天莫倚”则是借用古语,意味着天道无亲,只是自然循环,不以人的喜好而改变。“废兴元有时系”表明一切兴衰都有其必然的规律和时间。
“女墙月色自荒荒,尽平寸垒。舞台歌榭草痕深,青溪弥望烟水。”这两句通过对古城墙、舞台等遗迹的描写,再次强调了历史的沧桑和物是人非。
“马蹄杂遝锦绣市。认乌衣六朝,东巷西里。”中,“马蝍杂遝”形容过去繁华时期的盛况,而“认乌衣六朝”则是通过对历史人物服饰的识别来表达诗人对于往昔记忆的深刻。
最后,“景物已非人世。但长干铁塔,岿然相对。檐铃嘈囋薰风里。”这几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景物虽已改变,但有些物象如“长干铁塔”依旧矗立,成为历史的见证,而“檐铃嘈囋薰风里”则是对这些历史遗迹在自然风中发出的声音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金陵一带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历史兴亡的反思,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