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流子.大石》
《风流子.大石》全文
宋 / 周邦彦   形式: 词  词牌: 风流子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0)
注释
风流子: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之称。
又称为《内家娇》。
有单调及双调两体。
风流子,与菩萨蛮、念奴娇、如梦令等都是词牌名,主要流行于宋朝时期。
著名的词人谢懋、张耒等都曾经以“风流子”作词牌名创作过词。
新绿:指开春后新涨的绿水。
金屋:美女住的地方。
汉武帝幼时曾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储之。
”土花:苔藓。
莓墙:长满青苔的墙。
绣阁:绣房。
女子的居室装饰华丽如绣,故称。
凤帏:闺中的帷帐。
丝簧:指管弦乐器。
乖:违误。
错过。
清觞:洁净的酒杯。
待月:元稹《会真记》莺莺与张生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不到伊行:不到她身边。
行,那边,旁边。
密耗:秘密消息。
秦镜:汉代秦嘉妻徐淑赠其明镜。
此处指情人送的物品。
韩香:原指晋贾充之女贾午爱恋韩寿,以御赐西域奇香赠之。
此处指情人的赠品。
乐府诗云:“盘龙明镜饷秦嘉,辟恶生香寄韩寿。”
翻译
碧绿的春水涨满小小的池塘,风吹帘动,斜照的阳光被帘子挡住,碎影舞弄满地金光。我真羡慕那燕子,在旧年筑巢的梁上又筑新巢,能在金屋间里来去飞翔;还有那苔藓,在前番生过的围墙上,又绕着院落再度生长。那锦绣的闺房、华丽的帷帐究竟有多深?我只能听到从房中传出丝竹悠扬。那曲调像载着欲说还休的重重心事,大概是担心乖违了佳期,还没有唱歌先已哽咽,连清酒也厌入愁肠。
远远知道她梳理了新妆,推开了红窗,该是期待明月照西厢。最苦的是我咫尺天涯,梦中魂灵儿,今夜也不能到她身旁。问何时才能向她倾诉衷肠,互通情款,互订密约,寄予她明镜,偷换她的奇香。天公呵与人行个方便,叫人霎时间相见又有何妨!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感伤的画面,以新绿的小池塘为背景,微风吹动着竹帘,池塘中的倒影在夕阳下摇曳生姿。诗人对旧时燕子在华丽的金屋之间穿梭,以及土花环绕的莓墙,充满了怀旧之情。绣阁深处,丝簧声声,女子似乎在默默弹奏,却欲言又止,生怕破坏了美好的期待,心中愁绪如酒般在喉头哽咽。

想象中,女子新妆已毕,独自在月下等待,梦魂却未能抵达她的身边,让诗人感到无比痛苦。他渴望能尽快将佳音传递给她,甚至愿意用秦镜和韩香作为信物,表达深深的思念。然而,即使天意使然,让他们瞬间相见也显得如此遥不可及。

整首词情感细腻,通过景物和人物心理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远方女子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相思,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感染力。周邦彦的词作,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在这短短的文字中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爱情画卷。

作者介绍
周邦彦

周邦彦
朝代:宋   字:美成   号:清真居士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056年-1121年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
猜你喜欢

暇日承观上人惠访

参襌周十刹,随地演三车。

水月心常静,烟霞趣已赊。

胡杨皆故族,孔李更通家。

一访空斋里,玄谭过日斜。

(0)

秋草

护虫吟月苦,衬马滑蹄行。

萤火烧难死,霜花落也生。

谁伤当路践,自怨不春萌。

独有秋江上,离离动客情。

(0)

秋日奉怀真如大师

萧条无一事,日久坐茅斋。

古树不知岁,落叶常满阶。

凉风善多病,暮雨生秋怀。

南寺有良晤,清言独伤乖。

(0)

送胡文善之官海南文昌县·其二

九域于今总一家,文昌谁道隔天涯。

石榴红酿蛮江酒,海漆香收瘴洞花。

寨上人耕春作市,棠阴吏散晚休衙。

苏公应共题诗好,儋耳泉头驻小车。

(0)

碧天桥

桥夜寂行舟,天影淡空水。

独有无事僧,往来明月里。

(0)

山居杂咏

苔花满径绿云凉,嫩竹离离覆短墙。

院静昼长人不到,一帘风袅一炉香。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