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其六》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其六》全文
明 / 董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尽称家法好,生计孰云疏。

妇肯随夫唱,儿能读父书。

为花春载酒,因月夜巾车。

惟恐声名出,难容只隐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家庭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持与默契。首句“尽称家法好”开篇即赞美了这个家庭的教养与规矩,暗示了家庭成员间良好的互动与和谐共处。接着,“生计孰云疏”一句则强调了家庭生活的充实与丰富,并非外界所认为的简陋或疏离。

“妇肯随夫唱,儿能读父书”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夫妻间的相濡以沫和亲子间的知识传承,体现了家庭内部的教育氛围与情感纽带。妻子愿意跟随丈夫的脚步,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儿子则能够学习父亲的知识,继承家族的文化传统。这种代代相传的学习精神,是家庭兴旺的重要基石。

“为花春载酒,因月夜巾车”则是对家庭生活情趣的描绘。春天里,家人会携酒赏花,享受自然的美好;夜晚,借着月光,驾着轻便的小车出游,体验生活的闲适与乐趣。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家庭生活的丰富多彩,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惟恐声名出,难容只隐居”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声与隐居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在追求名声的同时,又担心过于显赫会妨碍到内心的宁静与家庭的和谐。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角色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普通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以及诗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思考。

作者介绍

董纪
朝代:明   号:一槎   籍贯:上海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四

一月复一月,此月又过五。

两轮日月何奔忙,百年弹指如虚度。

物不迁,还知否。不是佛,亦非祖。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0)

山居诗·其五十五

退迹何人继昔贤,凡途终是事谋先。

只知竞逐浮云富,谁解惊嗟逝水年。

寒影半疏霜后树,秋声千点雨中禅。

千般不更经营得,一榻无馀任自然。

(0)

栀子花

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杈。

未结黄金子,先开白玉花。

(0)

西江月·其一七夕后一日县斋小集

巧节已成昨梦,今宵重倒芳尊。主宾和气敌春温。

雄辩高谈衮衮。剩把烛花高照,频教舞袖轻翻。

笛声幽咽鼓声喧。却恨更筹苦短。

(0)

踏莎行·其四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

当歌对酒莫沈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弱袂萦春,修蛾写怨。秦筝宝柱频移雁。

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0)

鹧鸪天.寄友人

白苎吴侬红颊儿。行歌半是使君诗。

山茶处处春犹浅,灯市人人夜不归。

拚剧饮,莫相违。皇恩往往下丹墀。

挥毫却对莲花炬,忆著蘋洲秉烛时。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