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秋色墙头数点山》
《赋得秋色墙头数点山》全文
清 / 戴津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试看三秋色,墙头隐碧山。

几层疏密处,数点有无间。

户外罗青髻,窗前列翠环。

苍茫多远势,明净露妆颜。

不俟开门见,偏宜绕壁环。

岩腰云自出,谷口鸟初还。

泊尔天机造,悠然物态闲。

圣朝烟景丽,杖策快登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景色中墙头山色的细腻与层次感。诗人以“试看三秋色”开篇,引出对秋日景象的观察与感受。接着,“墙头隐碧山”一句,将视线聚焦于墙头那隐约可见的青山,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远观而近在咫尺的视觉效果。

“几层疏密处,数点有无间”,进一步描绘了山色的层次与变化,通过“疏密”和“有无”的对比,展现出山体的立体感和动态美。接下来,“户外罗青髻,窗前列翠环”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远处的山峰比作青色的发髻,窗前的山景则如同翠绿的环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色之美。

“苍茫多远势,明净露妆颜”则从宏观角度描绘了山色的辽阔与纯净,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装扮后的面容,透露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气息。“不俟开门见,偏宜绕壁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与向往,即使不需开门即可欣赏,也愿意绕着墙壁一圈圈地细细品味。

“岩腰云自出,谷口鸟初还”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动态元素——云与鸟,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泊尔天机造,悠然物态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对万物自在状态的赞美。

最后,“圣朝烟景丽,杖策快登攀”总结全诗,既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秋色墙头山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戴津
朝代:清

戴津(1812-?)字星槎,号观阔,青县戴庄子人,增广贡生,道光二十年(1840)恩科举人。青县《戴氏族谱》录其试帖诗一首。
猜你喜欢

边柳

绝域谁相赏,阿那自得名。

叶间穿旧箭,原上列新营。

白日风枝折,残春雪眼明。

南朝大司马,空复涕金城。

(0)

同朱竹垞梁药亭屈翁山过诃林南公房观唐僧贯休画罗汉歌

二月八日天晴晻,故人特地停舟舰。

相约菩提树下行,吁嗟霜雪枝条斩。

千秋古迹罕复存,石幢宝历犹唐錾。

南公为我开一轴,先朝赐物珍如琰。

对之不觉形神敛,胡僧端坐当轩槛。

低首写经不见颔,目睛注视光犹焰。

鼻尖下垂唇欲掩,大笔如椽指端揽。

贝叶行间才数点,砚旁堆叶散不捡。

童子侍侧出半脸,倚柱静观如未厌。

老猿休心寂百感,阶前假寐坐不敢。

拥彗而立毛髧髧,长衣被体色黤黯。

足爪着地纤如剡,绢素云生朝惨澹。

款识年深失姓名,葆藏幸且无尘玷。

图形正面古所难,况兼蹙缩加饶减。

相传画手是贯休,不是高流无此胆。

君不见羲皇一画直至今,文章日日趋奇险。

(0)

钟纯臣广州寓斋赏牡丹作

自是群芳第一流,谁移嘉卉到炎洲。

明霞剪出千重瓣,紫玉堆成十二楼。

仙子未堪同淖约,化工何必太雕锼。

经旬宴赏犹能好,欲笑芙蓉不耐秋。

(0)

秋晚杂兴八首·其六

已矣复何道,悠悠斯世间。

日唯催貌老,天不与人闲。

水定风频起,松高春未还。

薄田仍恶岁,欹枕对秋山。

(0)

送澹师还丹霞

半幅清言作意裁,如来藏里示莲胎。

他生念我空中相,此地逢师劫后灰。

不分月移罗带水,其如秋到雨花台。

丹霞欲共閒云去,日夕惊心白发催。

(0)

春雨

春雨暗长林,春朝花气侵。

湿云山径小,烟树草堂深。

有恨曾留梦,无言好付琴。

阴晴殊未定,予亦复何心。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