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屼一峰孤,俯仰群山小。
深壑镇潜鲸,长空阻飞鸟。
直上接穹窿,犹觉青未了。
石乳滴成枝,倒挂玉龙爪。
洞户启山根,飞楼驾云表。
石幡自古今,清磬无昏晓。
我欲拜南无,六尘徒扰扰。
突屼一峰孤,俯仰群山小。
深壑镇潜鲸,长空阻飞鸟。
直上接穹窿,犹觉青未了。
石乳滴成枝,倒挂玉龙爪。
洞户启山根,飞楼驾云表。
石幡自古今,清磬无昏晓。
我欲拜南无,六尘徒扰扰。
这首清代袁树的《观音岩》描绘了一处奇特的山岩景观。首句"突屼一峰孤"以生动的笔触刻画出山峰独立峻峭的形象,给人以孤傲之感。接下来的"俯仰群山小"则通过对比,展现出此峰之高耸,群山在其脚下显得渺小。
"深壑镇潜鲸,长空阻飞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岩周围环境的险峻,深谷能隐匿巨鲸,长空则难以让飞鸟穿越,强化了其气势和神秘感。"直上接穹窿,犹觉青未了"描绘岩峰直插云霄,天空仿佛也与此相连,青色苍穹无尽延伸。
"石乳滴成枝,倒挂玉龙爪"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岩壁上奇特的石钟乳,如龙爪倒挂,增添了奇幻色彩。"洞户启山根,飞楼驾云表"则描绘了山洞入口深藏于山脚,而岩顶似乎有凌空的楼阁,暗示着观音岩的非凡之处。
最后两句"石幡自古今,清磬无昏晓"表达了对观音岩永恒不变的赞叹,无论昼夜,山岩静谧如磬声回荡。诗人以"我欲拜南无,六尘徒扰扰"表达自己对清净之地的向往,感叹世俗纷扰,未能亲临此境。
整体来看,袁树的《观音岩》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意境,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体现了清朝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水平波淡绕回塘,鹤殉人沈万古伤。
应是离魂双不得,至今沙上少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