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潘尉至,董子共窥园。
坐惜残春去,惟馀此日存。
阶前蓂尽落,栏外药频翻。
细雨流光湿,莺啼何处村。
閒居潘尉至,董子共窥园。
坐惜残春去,惟馀此日存。
阶前蓂尽落,栏外药频翻。
细雨流光湿,莺啼何处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闲居时,潘尉来访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以及对与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閒居潘尉至”,开篇点明了诗人独自居住,而潘尉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增添了生活的色彩。接着“董子共窥园”一句,引入了另一位友人董子,三人一同欣赏园中的景致,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氛围。
“坐惜残春去,惟馀此日存。”这两句表达了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当下相聚的珍贵。春天的流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此日存”则强调了当下的重要性,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刻。
“阶前蓂尽落,栏外药频翻。”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象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变化。阶前的蓂草凋零,栏外的药草翻动,暗示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临近。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界的更迭。
“细雨流光湿,莺啼何处村。”最后两句以细雨和黄莺的啼鸣作为结尾,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细雨轻柔地洒落在大地上,仿佛给万物披上了一层薄纱,而远处村庄传来的黄莺啼鸣,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对友人相聚的珍惜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