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法华山房为敷竺昙赋》
《法华山房为敷竺昙赋》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山房白日静,政对五莲峰。

猿坐沼边石,鹤巢檐外松。

閒门无客到,深径有云封。

座冷千林雨,香残半夜钟。

道情甘淡泊,身计得从容。

莫恋一枝稳,鸟飞无定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居生活画卷。首联“山房白日静,政对五莲峰”开篇即点出环境的清幽与主人所处位置的高远,五莲峰作为背景,更添几分超凡脱俗之感。颔联“猿坐沼边石,鹤巢檐外松”通过猿猴与仙鹤的自然活动,进一步渲染了山房的静谧与和谐,猿猴悠闲地坐在沼边的石头上,仙鹤在檐外的松树上筑巢,两者相映成趣,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灵性。

颈联“闲门无客到,深径有云封”则转而描写山房的隐逸之气,闲静的大门少有人来打扰,通往山房的小径被云雾所封,更显其远离尘嚣的特性。尾联“座冷千林雨,香残半夜钟”以雨声和钟声衬托出山房的寂静,即使在雨中,室内也显得格外清凉,夜晚的钟声悠扬,余音绕梁,更添了几分禅意。

最后,“道情甘淡泊,身计得从容”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莫恋一枝稳,鸟飞无定踪”则以鸟儿飞翔不定的比喻,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眼前的安稳,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房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双重追求。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初夏病起晓步东园二首·其一

低枝碧李压人头,过雨黄梅满道周。

红日漏云初试暑,绿阴酣露已偷秋。

(0)

初夏即事十二解·其四

从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0)

入北昭庆寺

两岸芙蓉雨洗妆,愁将红泪照银塘。

抬头不起珠玑重,柳外西风特地狂。

(0)

林下书怀

从政区区到白头,一生宁肯顾恩仇。

双凫乘雁常深愧,野马黄牛亦过忧。

岂是林泉堪佚老,只缘蒲柳不禁秋。

始终幸会承平日,乐圣唯能击壤讴。

(0)

和讷斋题晓山亭

理粲万象,孰妙孰徼。卓彼南山,目游心讨。

露气澄澈,净不容扫。瑟瑟风松,剪剪烟筱。

甘梦未觉,一声晨鸟。恐随宾送,岁月空老。

整冠危坐,抱膝自笑。天际飞鸿,健翮矫矫。

一念既彻,何远不到。我卷我书,岂其弗考。

万动纷起,万虑冥澡。斯物之格,斯理之奥。

随寓随得,靡间昏晓。云麓固夷,石壁非峭。

目在而察,炯炯独燎。有临泰华,或视以渺。

山岂不崇,乃见之小。扁亭者谁,有揭斯表。

(0)

道傍见梅

一树栖残雪,不禁春夜霜。

香飘非宝篆,粉褪厌时妆。

且合收馀白,应难待晚黄。

自便篱落好,榛棘不相妨。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