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兴亡不用哀,登临胜有凤凰台。
江山形势寒潮去,人物升沉夕照来。
白鹭洲边沙雁叫,乌衣巷口野花开。
翠微亭外秦淮柳,为问青青几度栽。
六代兴亡不用哀,登临胜有凤凰台。
江山形势寒潮去,人物升沉夕照来。
白鹭洲边沙雁叫,乌衣巷口野花开。
翠微亭外秦淮柳,为问青青几度栽。
这首《金陵怀古》由明代诗人宋讷所作,通过对金陵(今南京)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永恒。诗中以“六代兴亡不用哀”开篇,既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淡然态度,也暗示了金陵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
“登临胜有凤凰台”,凤凰台在金陵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此处不仅指出了游览地点,也暗含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接下来,“江山形势寒潮去,人物升沉夕照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历史的更迭与人物命运的起伏,寒潮与夕阳的交替,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白鹭洲边沙雁叫,乌衣巷口野花开”,这两句描绘了金陵的自然风光,白鹭洲上的雁鸣与乌衣巷口的野花,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同时也映射出历史的痕迹与生命的延续。最后,“翠微亭外秦淮柳,为问青青几度栽”,将视线引向秦淮河畔的翠微亭,以柳树的生长周期为喻,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人事更替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寓情于景,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对历史的深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世官古所讥,世禄今不废。
要之苟有人,二者非苦背。
君祖我曾祖,绍圣同廷对。
素风我莫嗣,清德君可辈。
江湖渺闻名,荆蛮适亲诲。
忘年君固美,并行我终悔。
许以相唱酬,何止闻謦欬。
君行竟先我,后会何时再。
江花与江草,颇恨远目碍。
君于门户责,有似松柏耐。
而我诗书乐,政尔羞同队。
临分曷告我,苦语幸勿爱。
我亦安赠君,结兰以为佩。
庶几二祖风,岁久端如在。
溪边遵微径,林下陟荒级。
逢僧衣蓝缕,对面日曛黑。
堂空若无人,岩浅仅容席。
流传昔闻诗,求访今罔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