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古月土花碧,溜雨秋檐照萤湿。
龙拿虎搏二千年,火烈风摧见枯质。
铅香蚀尽星萧萧,又逐幽人入潜室。
繁华百阅无好心,净涵秋波墨如漆。
神工巧护有所持,主人郑重董狐笔。
凄凄古月土花碧,溜雨秋檐照萤湿。
龙拿虎搏二千年,火烈风摧见枯质。
铅香蚀尽星萧萧,又逐幽人入潜室。
繁华百阅无好心,净涵秋波墨如漆。
神工巧护有所持,主人郑重董狐笔。
这首元代魏初的《题赵明叔未央瓦砚》描绘了一幅古雅而深沉的画面。首句“凄凄古月土花碧”,以冷清的月光和斑驳的土花,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溜雨秋檐照萤湿”描绘了秋雨滴落屋檐,映照着湿漉漉的萤火虫,增添了夜的寂静与凄凉。
“龙拿虎搏二千年,火烈风摧见枯质”运用比喻,暗示瓦砚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如同龙虎相争般坚韧,即使经受过烈火和风雨的摧残,其质地依然可见。接下来,“铅香蚀尽星萧萧,又逐幽人入潜室”进一步渲染砚台的古老,铅香消散,只剩下星星点点的痕迹,陪伴着幽居的人进入静谧的书房。
“繁华百阅无好心,净涵秋波墨如漆”表达了对砚台内涵的赞美,尽管历经世事变迁,其内质纯净,犹如秋水般深邃,墨色如漆,寓意其承载的智慧和艺术之美。
最后两句“神工巧护有所持,主人郑重董狐笔”揭示了砚台的价值所在,它不仅是精巧工艺的体现,更是主人严谨治学态度的象征,仿佛董狐之笔般公正严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赞美了未央瓦砚的历史沉淀、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别沱江十多年了,孤鸿飞落云尾。
同来铁汉能多少,莫问酒醒人醉。游子泪。
我已挥完,不定归欤未。
恨选梦羁人,拓村才子,齐化秋坟鬼。
兴亡事,东倒西偏没味。乾坤殊觉零碎。
还斋老笔依然健,唯有夜来难睡。新战垒。
当待我鞭鼍,飞过蓬莱水。雄心难已。
问杀虎青年,屠龙壮士,何日共昂去。
羁居又入蕤宾律,新阴蓊然槐柳。
苦鹃愁听,荒蛙厌聒,琴曲迎薰初奏。冠矮似旧。
任费恨声声,怎消长昼。
不是先呜,变商容易落秋后。
无情宫树一碧,况芜平梗泛,何限回首。
露逐盘移,天留叶翳,高处犹容痴守。违山许久。
剩对鬓惭衰,蜕身怜朽。别动经年,更烦相警否。
夕阳阑角,正花枝低袅。曾共春人倚阑笑。
属横塘那畔,双宿鸳鸯,切莫待、翠盖亭亭枯了。
珠帘留一般,等得侬来,还怕红楼上灯早。
刚是月初三,直恁娇多,画不出、两眉纤小。
恨玉漏、宵深渐催人,祝海水添伊,也应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