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秋》
《新秋》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江南七月火西流,残暑萧然一雨收。

手把芙蓉惊欲暮,身如蒲柳不禁秋。

凉风作意侵团扇,斜日多情近小楼。

有约南湖将艇子,晚香吹满白蘋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初秋时节的景象,以"新秋"为题,展现了文徵明对季节更替的细腻感受。首句"江南七月火西流",通过"火西流"形象地写出夏日炎炎热浪渐消,暗示着秋天的到来。"残暑萧然一雨收"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清新的气息,暑气被雨水洗净,空气变得凉爽。

"手把芙蓉惊欲暮"写诗人手握荷花,感受到时光匆匆,傍晚临近。"身如蒲柳不禁秋"则以蒲柳自比,表达诗人身体柔弱,难以抵挡秋意的侵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凉风作意侵团扇"和"斜日多情近小楼"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传达出秋风的凉意和夕阳的温情,寓言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微妙。

最后,"有约南湖将艇子,晚香吹满白蘋洲"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约泛舟南湖,欣赏荷花的晚香,享受宁静的湖光景色,为新秋增添了一抹诗意的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新秋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京城春日

燕姬白马青丝缰,短鞭窄袖银镫光。

御沟饮马重回首,贪看杨花飞过墙。

(0)

舟次诸闸寄诗奉谢都水分监瑞卿监丞

抱痾辞承明,买舟溯官闸。

袢襟正无悰,篷底可容纳。

舳舻尾相衔,密次若鳞甲。

忆初离神京,馀暑尚挥箑。

淹留近秋杪,朝爽欲添裌。

纡传进元策,走介奉一札。

使君适分监,赢缩制有法。

得书即欣然,爱我踰素狎。

遣驺护轻舟,快若历三峡。

乡心鹰脱鞲,野性兕出柙。

昔忧阻殽渑,今喜泛苕霅。

黄芦间蒲稗,绿藻唼凫鸭。

舒怀对幽景,寓目成画夹。

公堂为展席,觞客礼意洽。

病予难却酒,亦复饮盈呷。

吁嗟逆旅途,知己元不乏。

相期远大器,留诗当盟歃。

感篆辞则长,欲赋惭韵狭。

(0)

浦阳十咏·其四宝掌冷泉

一勺曹溪未是甘,刺山容易出飞泉。

消融太古岷峨雪,澄映中秋沆瀣天。

挂树青猿窥洗钵,眠沙白鹿伴安禅。

岩龛无缝身如石,逆数高僧入定年。

(0)

送王正臣经历赴浙东

仙掌浮空紫翠重,金华秀出浙河东。

绣衣幕府云霄上,丹笔刑书雨露中。

溪酿独称双酝美,津船才许一帆通。

送君因寄思乡梦,为问青山旧桂丛。

(0)

送赵宗吉御史

忆共趋龙禁,惊闻正豸冠。

汗颜居馆下,矫首望云端。

去路黄河直,飞霜白日寒。

仙舟如可托,归理钓鱼竿。

(0)

梦两雏

阿英十二能辟纑,阿牛五岁贪读书。

辟纑成缕无人织,读书有志令人惜。

汝父飘零汝母休,吾亲虽健俱白头。

雨声断道风惊屋,阿婆独抱诸孙哭。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