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长老峰》
《望长老峰》全文
明 / 释今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攀跻不及画难成,俯仰仪容俨典型。

霜月暗高初定夜,石泉流响六时经。

丹峰幻出青螺髻,宝几谁凭紫玉屏。

任去古今还底事,一回瞻睇梦全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长老峰的仰望与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峰的壮丽与静谧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攀跻不及画难成”,表达了对长老峰难以言喻之美的赞叹,仿佛连最精湛的画师也无法完全捕捉其神韵。接着,“俯仰仪容俨典型”一句,通过动态的视角,展现了山峰在不同角度下的庄严与典型之美。

“霜月暗高初定夜,石泉流响六时经”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霜月的清冷与夜晚的宁静,与石泉的潺潺流水声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层次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平静。

“丹峰幻出青螺髻,宝几谁凭紫玉屏”两句,进一步将长老峰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丹峰如同青螺般的山尖,与紫玉屏相映成趣,展现出山峰的神秘与高贵。这里的“幻出”二字,既体现了山峰的自然之美,又蕴含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最后,“任去古今还底事,一回瞻睇梦全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长老峰的深刻感悟。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对这座山峰的敬仰与思考却始终如一。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反思。诗人通过望峰,似乎从梦境中醒来,获得了心灵的启迪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老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感悟。

作者介绍

释今回
朝代:明

今回,字更涉。东莞人。侍郎王应华仲子,原名鸿暹,字方之。诸生。其父与天然禅师为法喜之交,回少闻道妙。清圣祖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在雷峰落发受具,执侍左右,随师住丹霞,寻升记室。一日过溪,褰裳就涉,至中流遇江水暴涨,漂没巉石之下。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猜你喜欢

雪晴

闭门不厌三尺雪,数日阴寒也快晴。

乍见玉龙纷夭矫,只疑银海亘纵横。

啁啾鸟鹊声如抃,班驳峰峦画不成。

日暮流霞散余绮,明光白锦耀山城。

(0)

署中怀人十绝·其二编修钱受之谦益虞山人迹潜誉远是将出矣

破龙山下惜居诸,子厌承明退著书。

莫似茂陵常病渴,明光视草待相如。

(0)

过听泉亭有感·其二

万朵辛夷覆石床,□幽漱水发微香。

曾为十载泉声客,容易无情过瀑梁。

(0)

中秋风雨小酌写玉簪复继芭蕉

玉簪醉写酒馀春,移与芭蕉绝不真。

愁绝今宵风雨恶,趁渠留叶与传神。

(0)

内园木槿今无色,彭泽花枝别有春。

草木从来无定准,一时抬价要高人。

(0)

鞋杯嘉则令作

南海玻璃直几钱,罗鞋将捧不胜怜。

凌波痕浅尘犹在,踏草香残酒并传。

神女罢行巫峡雨,西施自脱若耶莲。

应知双凤留裙底,恨不双双入锦筵。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