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风日寒,况复临素节。
芸黄带露稀,峰翠经霜洁。
宇空云影淡,流冷泉声咽。
夙志慕高清,对此聊怡悦。
卢龙风日寒,况复临素节。
芸黄带露稀,峰翠经霜洁。
宇空云影淡,流冷泉声咽。
夙志慕高清,对此聊怡悦。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秋季的景象,充满了肃穆与宁静的氛围。诗人以“卢龙风日寒”开篇,直接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寒冷的天气与边塞的环境相契合,营造出一种苍凉之感。接着,“况复临素节”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特征,素节即指秋季,这里用“况复”二字,加强了时间的递进感,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的变化更加明显。
“芸黄带露稀,峰翠经霜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黄色的草与绿色的山峰分别置于露水与霜的背景下,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丰富的画面。黄色的草显得更加稀疏,而绿色的山峰则在霜的洗礼下更加洁净,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季节的变换,也赋予了景色以生命力。
“宇空云影淡,流冷泉声咽”则是对天空与水流的描写,空旷的宇宙中,云影显得格外淡薄,仿佛被秋风轻轻拂过;而流淌的泉水,则在寂静中发出低沉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秋景的静谧与深邃。
最后,“夙志慕高清,对此聊怡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他长久以来就向往着高洁的生活,面对眼前的秋景,不禁感到愉悦与满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肯定与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秋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缭墙黏藓,糁径飞梅,春绪无赖。
绣压垂帘,骨有许多寒在。
宝幄香消龙麝饼,钿车尘冷鸳鸯带。
想西园,被一程风雨,群芳都碍。
逗晓色、莺啼人起,倦倚银屏,愁沁眉黛。
待拼千金,却恨好晴难买。翠苑欢游孤解佩。
青门佳约妨挑菜。柳初黄,罩池塘、万丝愁霭。
半空河影流云碎,亭皋嫩凉收雨。
井叶还惊,江莲乱落,弦月初生商素。堂深几许。
渐爽入云帱,翠绡千缕。
纨扇恩疏,晚萤光冷照窗户。
文园憔悴顿老,又西风暗换,丝鬓无数。
灯外残砧,琴边瘦枕,一一情伤迟暮。故人倦旅。
料渭水长安,感时吟苦。正自多愁,砌蛩终夜语。
平生愿识韩,一见屣履迎。
自揣何所持,徒有汗背惊。
下士公盛德,事贤我真情。
西南大幕府,控制七十城。
自公归奏功,泰阶夜光明。
上前论宾客,岂但丞冰衡。
况公天人学,根本敬与诚。
么么见事功,万物待生成。
三月涨桃花,镜面江流平。
若为化樯乌,亲送帆楫行。
临风嘿悽然,一纸聊寄声。
上有字加餐,意重千金轻。
勿言暂暌阔,四海如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