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识罗浮路,梅花尚有村。
二三家映雪,清浅水临门。
古梦销香寂,寒梢挂月痕。
仙家歌舞罢,山色几黄昏。
乍识罗浮路,梅花尚有村。
二三家映雪,清浅水临门。
古梦销香寂,寒梢挂月痕。
仙家歌舞罢,山色几黄昏。
这首《过梅花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梅花村的静谧与幽美。诗人赵焞夫通过“乍识罗浮路,梅花尚有村”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未知而又充满期待的旅程,梅花村的存在仿佛是冬日里的一抹温暖,引人探寻。
“二三家映雪,清浅水临门”一句,不仅展现了村落的简朴与宁静,更通过“映雪”二字,营造出一种冬日特有的纯净与洁白,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水临门的设计,既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也暗示着一种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古梦销香寂,寒梢挂月痕”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之美。古梦销香,或许是指过往的梦境已随时间消逝,留下的是内心的平静与空灵;寒梢挂月痕,则是将月光与树枝的交相辉映描绘得淋漓尽致,月光如银,洒在枝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最后,“仙家歌舞罢,山色几黄昏”收尾,似乎是在暗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仙家的歌舞结束,意味着尘世的喧嚣暂告一段落,留给人们的只有山色与黄昏的宁静与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梅花村的冬日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飞雪亭前,宜春台上。物有万殊,春无两样。
住不顾去底,犹欠劈面拳。
去不顾住底,好与拦腮掌。
直饶去住两忘,如龙似象。
未免卸下衲衣,连挥痛棒。棒折也不放,是罚是赏。
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