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家居偶感因和潘右安包氏园亭之作仍步子瞻韵》
《家居偶感因和潘右安包氏园亭之作仍步子瞻韵》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七言律诗

岂必名园饶胜地,数椽且复问吾庐。

花迎舞袖长年在,照返墙隅一半无。

好踞平泉醒酒石,试拈金谷晚春图。

关渠何事巢梁燕,岁岁添泥戏引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居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情感投射。首句“岂必名园饶胜地”,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传统观念的质疑,认为不必非得在名园胜地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简朴的居所同样可以成为心灵的归宿。接着,“数椽且复问吾庐”则进一步强调了对朴素生活的追求,即使只有一两间小屋,也足以承载生活的全部意义。

“花迎舞袖长年在,照返墙隅一半无。”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花儿与舞袖相联系,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花儿似乎在欢迎舞者的到来,而“照返墙隅一半无”则可能是在感叹岁月的无情,曾经的繁花似锦如今只剩下半壁江山。

“好踞平泉醒酒石,试拈金谷晚春图。”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平泉醒酒石”,指代的是东晋名士王羲之在平泉山中宴饮后,留下的一块醒酒的石头;二是“金谷晚春图”,源自西晋石崇的金谷园,描绘了晚春时节的美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最后,“关渠何事巢梁燕,岁岁添泥戏引雏。”通过燕子筑巢的行为,诗人反思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规律,燕子每年都会回到同一处筑巢,繁衍后代,这不仅是自然法则的体现,也是生命延续的象征。整首诗在赞美自然、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

帝里馀新第,朱门面碧岑。

曙堂增爽气,乔木动清阴。

直去亲瑶陛,朝回在竹林。

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

薜荔遮窗暗,莓苔近井深。

礼无青草隔,诗共白衣吟。

轩静留孤鹤,庭虚到远砧。

掩关裁凤诏,开镜理琼簪。

种植今如此,尘埃永不侵。

云奔投刺者,日日待为霖。

(0)

夏日通济里居酬诸先辈见访

君子远相寻,联镳到敝林。

有诗谁索和,无酒可赊斟。

门列晴峰色,堂开古木阴。

何因驻清听,惟恐日西沈。

(0)

赋得月下闻蛩送别

物候改秋节,炎凉此夕分。

暗虫声遍草,明月夜无云。

清迥檐外见,凄其篱下闻。

感时兼惜别,羁思自纷纷。

(0)

高邮送弟遇北游

门临楚国舟船路,易见行人易别离。

今日送君心最恨,孤帆水下又风吹。

(0)

送僧往湖南

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

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0)

合溪水涨寄敬山人

共爱碧溪临水住,相思来往践莓苔。

而今却欲嫌溪水,雨涨春流隔往来。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