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珠娘、眉弯秋色,一船能载多少。
蜃窗六曲灯如水,赚得鸳魂红笑。歌乍袅。
也略似吴阊,略似秦淮好。潮生玳瑁。
有海气沾衣,花光隐槛,扶醉上楼了。
徐凝句,记取花田鸿爪。湾头艇子摇到。
发香酥透梅边梦,忍负情波双棹。潘鬓悄。
甚卧酒吞花,惹阕闲鸥恼。旗亭画稿。
怅明日离筵,海幢寺下,钟韵咽林杪。
问珠娘、眉弯秋色,一船能载多少。
蜃窗六曲灯如水,赚得鸳魂红笑。歌乍袅。
也略似吴阊,略似秦淮好。潮生玳瑁。
有海气沾衣,花光隐槛,扶醉上楼了。
徐凝句,记取花田鸿爪。湾头艇子摇到。
发香酥透梅边梦,忍负情波双棹。潘鬓悄。
甚卧酒吞花,惹阕闲鸥恼。旗亭画稿。
怅明日离筵,海幢寺下,钟韵咽林杪。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珠江月色下的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问珠娘的娇媚与情感。"眉弯秋色"形象地写出女子的秀美,"一船能载多少"则暗示了情感的深沉。"蜃窗六曲灯如水"运用比喻,灯光倒映在江面,如同梦幻般的景象,吸引了鸳鸯般的情侣欢笑。接下来,词人将珠江与吴阊、秦淮的繁华相提并论,赞美其美景。
"潮生玳瑁"描绘了潮水涌动的动态画面,海气与花光交织,烘托出醉人的氛围。"徐凝句,记取花田鸿爪"引用典故,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湾头艇子摇到",轻舟荡漾,带走了梦境和情感。"发香酥透梅边梦"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柔情,而"潘鬓悄"则暗示了时光流逝,青春易逝。
词的结尾部分,词人借"甚卧酒吞花,惹阕闲鸥恼"表达了离别之际的无奈与感伤,以及对未来的怅惘。"旗亭画稿"象征着记忆中的美好,而"海幢寺下,钟韵咽林杪"则以钟声的消逝,预示着离别的哀愁。整体上,这首词以景抒情,情感丰富,展现了词人对珠江月色的独特感受和离别的深深留恋。
地迥高楼目,天寒故国心。
江鸥无万里,云木自千寻。
门掩斜阳下,人归落叶深。
风前怅何许,入耳越乡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