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彭城上,秋原多古人。
有怀孟尝客,言访雍门村。
飒飒风动树,悠悠樵负薪。
焉知墓中骨,气压东西秦。
无弦发哀弹,千载声如闻。
寄谢弹铗子,三窟徒纷纭。
落日彭城上,秋原多古人。
有怀孟尝客,言访雍门村。
飒飒风动树,悠悠樵负薪。
焉知墓中骨,气压东西秦。
无弦发哀弹,千载声如闻。
寄谢弹铗子,三窟徒纷纭。
这首清代曹一士的《访雍门村》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在彭城所见的秋日景象。诗人站在高处,眼前是广袤的秋原,不禁联想到历史上的人物,尤其是孟尝君的宾客,他们曾在此地活动。他向往着孟尝君的贤名,决定前往雍门村探访。
诗中通过"飒飒风动树,悠悠樵负薪"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村庄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风吹树木的声音与樵夫砍柴的悠长身影形成对比。诗人进一步感慨,即使墓中的古人已逝,他们的精神气概仍然威压着东西秦,显示出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诗人以"无弦发哀弹,千载声如闻"表达对古人智慧和事迹的怀念,仿佛能听到千年前的哀鸣,如同琴弦虽无,其音犹在。他借此告诫那些追求权势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避难之处("三窟徒纷纭"),也比不上孟尝君般的贤德与名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我昔游五岳,身骑二茅龙。
惊风忽然起东海,日月吹落金银宫。
愁将白发三千丈,归去朱明四百峰。
朱明洞里多仙客,饵我云母颜光泽。
时偕玉女侍轩辕,不共安期干项籍。
闻钟又复證无生,足踏空王顶上行。
冲霄一剑如秋水,彻夜双箫响太清。
饮光尊者频招手,飘然遂至凤凰城。
尊者玉毫何宛转,手把芙蓉微笑展。
可怜楼上相见时,玲珑秋月珠帘捲。
江南乱后草离离,回首青山隗我师。
未将电足酬支遁,空对冰弦忆子期。
当时语我武夷好,九曲清溪流浩浩。
接笋峰前多紫云,飞猿岭上饶芝草。
几度安禅在翠微,天花绕座鸟衔飞。
茅户只今委苔藓,嗟予振策何时归。
空读遗书开玉箧,太山颓笑伤何及。
姑射仙人不降生,茫茫天下皆臣妾。
苏门一啸如鸾音,散入天风不可寻。
凭谁寄与武夷客,会取高山流水心。
《读杖人师武夷遗草因怀武夷虎啸洞诸胜》【明·屈大均】我昔游五岳,身骑二茅龙。惊风忽然起东海,日月吹落金银宫。愁将白发三千丈,归去朱明四百峰。朱明洞里多仙客,饵我云母颜光泽。时偕玉女侍轩辕,不共安期干项籍。闻钟又复證无生,足踏空王顶上行。冲霄一剑如秋水,彻夜双箫响太清。饮光尊者频招手,飘然遂至凤凰城。尊者玉毫何宛转,手把芙蓉微笑展。可怜楼上相见时,玲珑秋月珠帘捲。江南乱后草离离,回首青山隗我师。未将电足酬支遁,空对冰弦忆子期。当时语我武夷好,九曲清溪流浩浩。接笋峰前多紫云,飞猿岭上饶芝草。几度安禅在翠微,天花绕座鸟衔飞。茅户只今委苔藓,嗟予振策何时归。空读遗书开玉箧,太山颓笑伤何及。姑射仙人不降生,茫茫天下皆臣妾。苏门一啸如鸾音,散入天风不可寻。凭谁寄与武夷客,会取高山流水心。
https://shici.929r.com/shici/bFRnTyyS.html
先生怀姱节,寤寐见古人。
凌朝漱九阳,为予貌灵均。
曲眉象珠斗,姣衣飘春云。
云中嫣含笑,望如扶桑君。
正气得所繇,变化皆吾真。
下为兰杜滋,上为日月陈。
子其虚以待,鬼神将来奔。
其小入无内,其大廓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