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求二桥山人画三闾大夫像》
《求二桥山人画三闾大夫像》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先生怀姱节,寤寐见古人。

凌朝漱九阳,为予貌灵均。

曲眉象珠斗,姣衣飘春云。

云中嫣含笑,望如扶桑君。

正气得所繇,变化皆吾真。

下为兰杜滋,上为日月陈。

子其虚以待,鬼神将来奔。

其小入无内,其大廓无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对画家所绘三闾大夫(屈原)画像的赞美与解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与伟大精神。

“先生怀姱节,寤寐见古人。” 开篇即表达了对屈原高尚品德的敬仰,无论是醒时还是梦中,都仿佛能见到这位伟大的先贤。这种对屈原人格魅力的推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凌朝漱九阳,为予貌灵均。” 描述了屈原在清晨沐浴阳光的形象,以此来表现他的精神光辉与内在的光明。同时,“灵均”是屈原的别称,这里再次强调了他对后世的影响与地位。

“曲眉象珠斗,姣衣飘春云。” 通过描绘屈原的眉眼与服饰,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不失柔美的形象。曲眉如同明亮的星辰,姣好的衣裳随风飘扬,如同春天的白云,既体现了屈原的外在美,也暗示了他的高洁品质。

“云中嫣含笑,望如扶桑君。” 这一句将屈原比作云中的美人,含笑而望,仿佛是向东方的太阳神致敬。这不仅描绘了屈原的神态,也寄托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正气得所繇,变化皆吾真。” 表达了屈原正直不阿的精神力量,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始终坚守自我,保持真我。

“下为兰杜滋,上为日月陈。” 这里将屈原比作兰花与杜鹃,象征着他的品格如同这些植物一样,既能在低处滋养生长,也能在高处散发光芒,成为人们心中的明灯。

“子其虚以待,鬼神将来奔。” 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对屈原的期待,认为他的精神将吸引所有崇敬者,包括鬼神在内的所有灵魂都会前来膜拜。

“其小入无内,其大廓无垠。” 最后两句总结了屈原精神的深远影响,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在更广阔的宇宙观中,他的影响力都是无限的,既深入个体内心,又超越时空界限。

整首诗通过对屈原形象的细腻描绘与深刻寓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伟人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怀念,同时也传达了对高尚人格与精神追求的向往与赞颂。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三

祸生既有胎,福茂讵无根。

玄理谅不爽,群动何纭纭。

商周数百载,积累基至仁。

胤嗣岂皆贤,所藉先泽存。

后王昧经远,谋虑止其身。

于道或隅合,秉心殊未纯。

永怀极盛时,民物熙阳春。

孟氏好斥霸,恶彼能乱真。

(0)

题然本中已山楼

此地昔年过,凭高兴若何。

市声归院少,山色入楼多。

白日下空际,片云生碧阿。

今朝易为感,回首一长歌。

(0)

题翠竹芙蓉

眼前清丽是秋光,翠竹疏疏映拒霜。

王母燕归风露冷,碧云影里淡红妆。

(0)

与徐伯廉再往南陵

又向南陵去,复携良友同。

人烟千嶂里,客路百花中。

雉雊初晴日,莺啼满树风。

渐知精舍近,清磬出林东。

(0)

送大彰徐博士还钱塘以客路青山外五字为韵赋诗五首·其二

出郭醒客心,驰车复东路。

得官遂清贫,还家慰迟莫。

诸生日讨论,诗书自成趣。

閒寻南坞僧,长吟倚岩树。

(0)

杂诗十一首·其六

猛虎出深山,往往多渴饥。

居然肆彼恶,隳突当九逵。

机槛素弗设,赤手安可羁。

冲飙激脩坂,白日翳阴霾。

吾思阳羡子,延伫心凄其。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