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使传宣下紫宸,镞头浓染御香云。
綵幡耐夏宜春字,宝胜连环曲水纹。
痴似土牛鞭不动,老登金马愧无闻。
强簪华发知难称,只有新诗颂万分。
中使传宣下紫宸,镞头浓染御香云。
綵幡耐夏宜春字,宝胜连环曲水纹。
痴似土牛鞭不动,老登金马愧无闻。
强簪华发知难称,只有新诗颂万分。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杨万里在秀州嘉兴馆接受赐予春幡胜的情景。开篇“中使传宣下紫宸”,以宫廷使者传达圣旨的场景开始,营造出庄重而神秘的氛围。“镞头浓染御香云”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春幡胜上香气浓郁的装饰,暗示了皇家的尊贵与奢华。
接着,“彩幡耐夏宜春字,宝胜连环曲水纹”两句,赞美了春幡胜的设计精巧与寓意吉祥,不仅适合春夏季节,其上的文字和图案也充满了美好的祝愿。通过“耐夏宜春”和“宝胜连环曲水纹”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痴似土牛鞭不动,老登金马愧无闻”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不懂鞭策的土牛,表达了对自己年岁已高、未能在官场有所作为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嘲与无奈。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最后,“强簪华发知难称,只有新诗颂万分”两句,诗人以“强簪华发”自喻,表示虽然年华已逝,但仍有创作的热情,通过写诗来表达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这不仅是对春幡胜的颂扬,也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肯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欣赏,也反映了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雾著青旗燕尾斜,轻阴连日遍天涯。
上林已暖先催雁,细柳犹疏不碍鸦。
积润未妨铿画瑟,薄寒仍欲定流霞。
问君何事贪官事,只倚雕章念岁华。
晓参横没月沉烟,寺鼓军刀隐隐连。
初暖欲归池中地,剩寒犹属陇梅天。
遥帷曙气春篝烛,病榻邪风袭贡绵。
犹意王筠斋壁咏,玉蝫霏溜破霞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