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著青旗燕尾斜,轻阴连日遍天涯。
上林已暖先催雁,细柳犹疏不碍鸦。
积润未妨铿画瑟,薄寒仍欲定流霞。
问君何事贪官事,只倚雕章念岁华。
雾著青旗燕尾斜,轻阴连日遍天涯。
上林已暖先催雁,细柳犹疏不碍鸦。
积润未妨铿画瑟,薄寒仍欲定流霞。
问君何事贪官事,只倚雕章念岁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雅的春季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初春的生机与静谧。开篇“雾著青旗燕尾斜,轻阴连日遍天涯”两句,既描写了春日的细雨和笼罩的薄雾,也映射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
“上林已暖先催雁,细柳犹疏不碍鸦”两句,则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现了春天到来的生动场景。这里的“上林”指的是高处的树林,而“细柳犹疏”则是对初春时节,柳条稀疏的描绘。诗人在此突出了自然界在春天逐渐苏醒的美丽画面。
“积润未妨铿画瑟,薄寒仍欲定流霞”两句,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对音乐与季节变化之间关系的感慨。诗人指出虽然春雨绵绵,但并没有影响到乐器(瑟)的演奏,这里传递了一种期待和美好情绪。
“问君何事贪官事,只倚雕章念岁华”最后两句,诗人突然转向了人生哲理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这里“贪官事”可能是指世俗功名之争,而“只倚雕章”则是一种对文学创作、文化传承的依恋之情。诗人通过这种转换,表达了一种超脱尘嚣的高远理想,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怀旧的情愫。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既有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深刻抒发,是一首集自然美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