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王持翰掾河南都司兼寄黄伴读体方》
《赠王持翰掾河南都司兼寄黄伴读体方》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三年京国独相知,远别那堪对酒卮。

淮浦好山晴似画,汴堤新水绿如漪。

春风洛下堪携酒,夜雨辕门好赋诗。

我忆故人黄伴读,为言千里重相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赠王持翰掾河南都司兼寄黄伴读体方》,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首联“三年京国独相知,远别那堪对酒卮。”开篇即点明了与友人相识于京城,而今分别,面对酒杯,难以自抑的离愁别绪油然而生。这里不仅表达了友情的深厚,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舍和忧虑。

颔联“淮浦好山晴似画,汴堤新水绿如漪。”转而描绘了分别之地的景色,淮河之滨的山色在晴天里如同画卷般美丽,汴河两岸的新水碧绿得如同涟漪,既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也暗含了对友人所在之地的美好祝愿。

颈联“春风洛下堪携酒,夜雨辕门好赋诗。”想象着在洛阳春风拂面之时,可以与友人一同饮酒畅谈;而在夜晚,面对辕门,可以借着夜雨的氛围吟诗作赋。这一联充满了对相聚时刻的期待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尾联“我忆故人黄伴读,为言千里重相思。”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相隔千里,心中的思念依旧如影随形。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深情告白,也是对自己情感的真实流露。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仲夏书事十首·其二

南风吹密树,古屋隐林隈。

捲画防梅雨,镌诗惜石苔。

医书邻叟借,庵记野僧催。

细省仍微笑,犹胜走俗埃。

(0)

立春日马上遇黄国宝应犀·其一

连宵好梦频,二喜集佳辰。

晓霁逢春日,山深遇故人。

立谈询近事,小酌叩荒邻。

暮宿东松寺,吟眸处处新。

(0)

立春日马上遇黄国宝应犀·其二

十载乱离频,何知有此辰。

翩跹果下马,突兀眼中人。

野店春盘共,僧房夜榻邻。

吾宗老仙伯,题墨尚如新。

(0)

用前韵改一二语自释

南寒稍近折绵天,葵荠争承小雨怜。

冻合远峰应有雪,炊残荒市更无烟。

未妨夜画炉中箸,何苦晨呵袖里鞭。

人事好乖行路恶,政应委顺付怡然。

(0)

十六日水退雨不已次受益韵二首·其二

七年逢四潦,苟活到于今。

每值月离毕,难逢木守心。

江兼湖共满,忧与恨俱深。

万顷青秧没,田家泪湿襟。

(0)

黄浦门解缆有怀川无竭

旧守烦人送酒钱,江边五夜泊归船。

就中最忆南山好,一老癯僧伴醉颠。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