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寒稍近折绵天,葵荠争承小雨怜。
冻合远峰应有雪,炊残荒市更无烟。
未妨夜画炉中箸,何苦晨呵袖里鞭。
人事好乖行路恶,政应委顺付怡然。
南寒稍近折绵天,葵荠争承小雨怜。
冻合远峰应有雪,炊残荒市更无烟。
未妨夜画炉中箸,何苦晨呵袖里鞭。
人事好乖行路恶,政应委顺付怡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寒冷而又湿润的冬日景象。开篇“南寒稍近折绵天,葵荠争承小雨怜”两句,通过对南方寒流临近、天气湿润以及葵菜类植物竞相接受细小雨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萧瑟的氛围。接下来的“冻合远峰应有雪,炊残荒市更无烟”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景象,指出了远处山峰应该是积雪覆盖,而近地的荒凉集市中连炊烟也稀少,增添了一种静谧与寂寞。
诗人通过“未妨夜画炉中箸,何苦晨呵袖里鞭”两句,表达了对生活状态的感慨。在这种天气里,无需担心晚上加热炉火,而是早晨不必过于劳累自己去搓衣。这些细节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关注和情感寄托。
最后“人事好乖行路恶,政应委顺付怡然”则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看法。表面上看似平静,但实际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事)可能是错综复杂且不易理清,同时外出行走也充满艰辛。而对于治理之道,诗人似乎提倡应该顺其自然,委曲求全,以达成和谐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与社会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驳霞满天天色紫,五云台阁天中起。
继以海市虚无间,蜃楼复在空明里。
凌霄万汇天机悬,火布水锦风轮旋。
珊瑚玳瑁万家饰,虹栈星房九气鲜。
江光烂漫群龙戏,乃是千舟万舟至。
叆叇三湘七泽天,缤纷四海五湖地。
汉阳、武昌夹岸长,东西南北控中央。
安得江神一起鞭石梁,联络二十二省成一疆,朝轶大秦、暮扶桑!
呜呼我歌未罢开曙光,天苍苍兮江茫茫。
愿乘槎兮出大荒!
时势变迁一至此,读书今已无种子。
仁义道德等籧篨,粪土「五经」、「廿四史」。
吾儿闭门读典坟,吾与汝作羲皇人。
世风不染欧、非、美,时事遑知魏、晋、秦!
姑从故纸讨生活,三国、六朝最樛葛。
英雄竖子一刹那,氐、羯、匈奴况豪末!
汝幼读书慧眼悬,他时见异勿思迁!
经济吁谟获机括,新法西学皆蹄筌。
此间教人限等级,有如蛣蜣宝丸粒。
吾家幸不随步趋,汝辈惟当安诵习!
闻道中原大改更,用夷入夏日勾萌。
不信秦嬴遗祸火,至今商、洛发儒坑。
我自不求同时世,授汝一经为一艺。
仕夷早已鄙刘殷,猾夏今更轻后羿。
屈指于今十八秋,阅人阅世真蜉蝣。
河山百战蛮蜗角,寰海千邦楚沐猴。
人才今生殊抑塞,有如黄杨当闰厄。
苏轼愿儿为八慈,陶潜训子望三益!
海外方今禁读书,乃公将史作菑畬。
治身、治世知治乱,一编何止伴閒居!
《书次儿槱十四岁所作史论后》【清·洪繻】时势变迁一至此,读书今已无种子。仁义道德等籧篨,粪土「五经」、「廿四史」。吾儿闭门读典坟,吾与汝作羲皇人。世风不染欧、非、美,时事遑知魏、晋、秦!姑从故纸讨生活,三国、六朝最樛葛。英雄竖子一刹那,氐、羯、匈奴况豪末!汝幼读书慧眼悬,他时见异勿思迁!经济吁谟获机括,新法西学皆蹄筌。此间教人限等级,有如蛣蜣宝丸粒。吾家幸不随步趋,汝辈惟当安诵习!闻道中原大改更,用夷入夏日勾萌。不信秦嬴遗祸火,至今商、洛发儒坑。我自不求同时世,授汝一经为一艺。仕夷早已鄙刘殷,猾夏今更轻后羿。屈指于今十八秋,阅人阅世真蜉蝣。河山百战蛮蜗角,寰海千邦楚沐猴。人才今生殊抑塞,有如黄杨当闰厄。苏轼愿儿为八慈,陶潜训子望三益!海外方今禁读书,乃公将史作菑畬。治身、治世知治乱,一编何止伴閒居!
https://shici.929r.com/shici/HSvBkbWC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