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郑尚书曳履,嫌高将军涴靴。
难伴小儿上树,且饶跛子看花。
识郑尚书曳履,嫌高将军涴靴。
难伴小儿上树,且饶跛子看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其九)》。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晚年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慨。
“识郑尚书曳履”,这里的“郑尚书”指的是朋友或同僚中的某位官员,可能是担任过尚书一职的人物。“曳履”则形容其行动不便,像是拖着鞋走路,这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老态龙钟的状态。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明自己对这位朋友的了解和同情。
“嫌高将军涴靴”,这里的“高将军”可能是另一位官员或武将,而“涴靴”则形容其脚部受损,可能是水泡或者其他皮肤问题。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自己与朋友们共同面临的身体衰老问题。
“难伴小儿上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因年迈体弱而无法陪伴孩子们玩耍,上树摘果等活跃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年华易逝、力不从心的情绪。
“且饶跛子看花”,这里的“跛子”可能是指自己或者与自己有相似境遇的人。诗人希望能够在春天里,哪怕是用拐杖,也能享受观看鲜花盛开的乐趣。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简单美好的珍惜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身边人的观察,以及自己体验到的生理变化,表达了对人生易逝、老病相随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即便是在身体不济的情况下,也希望能够继续享受生活中简单而美好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