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见浮云送夕阳,何来风雨忽癫狂。
农夫愁害平畴麦,蚕女齐采陌上桑。
钱叠参差浮曲沼,珠抛错落点轻航。
小斋也喜琴书润,更省浇花几度忙。
昨见浮云送夕阳,何来风雨忽癫狂。
农夫愁害平畴麦,蚕女齐采陌上桑。
钱叠参差浮曲沼,珠抛错落点轻航。
小斋也喜琴书润,更省浇花几度忙。
此诗描绘了阴雨天的景象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细腻的表达。
首句“昨见浮云送夕阳”,以“浮云”送别“夕阳”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云彩与日落的自然景象,暗示了天气的变化,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略带忧郁的基调。
“何来风雨忽癫狂”一句,以“风雨”突然变得狂暴,表达了对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的惊讶和不安,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活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的感慨。
“农夫愁害平畴麦,蚕女齐采陌上桑”描绘了农夫担忧雨水会损害庄稼,蚕女在雨中忙碌采桑的情景,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对生计的忧虑,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钱叠参差浮曲沼,珠抛错落点轻航”则通过“钱”与“珠”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的波光粼粼,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含了生活的艰辛与财富的不易。
“小斋也喜琴书润,更省浇花几度忙”则是对诗人自己生活状态的描写,即使在阴雨天,依然享受着阅读与弹琴的乐趣,同时也不忘照顾花草,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阴雨天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生活气息。
朝来回棹喜空船,坐唱吴歌踏两舷。
淘米墩头风浪起,最防吹入太湖烟。
两浙人稠不易安,少罹凶慊即流迁。
今年苦恼苏常地,易子营生不计钱。
风烟全赵如平掌,失脚山城梦犹想。
土门一缕汉时天,万古行人为谁仰?
指似劲敌谈笑中,为状羸仆忍寒强。
当年鼓角如可闻,急著清吟和林响。
远山宛欲来相迎,近山留人屹相向。
或从井底忽登天,倚伏已能先想像。
平生爱山真恶谶,今日果为山所网。
昨朝爽翠拥修眉,最恨高楼负清赏。
壮怀郁郁闷欲绝,安得凌风恣吾往。
天教石顶放一头,驶若骅骝脱羁鞅。
山灵努力出奇供,只恐先生驾虚枉。
万壑霜松动悲啸,极目云烟埋莽苍。
北门形势护中原,办与奸雄增技痒。
太行横绝半九州,留在平原几尘坱。
何人为我起六丁,嵯峨尽堕天宇朗。
千年再挽神禹功,恍若鸿流开四象。
《乙亥十月往平定早发土门宿故关书所见》【元·刘因】风烟全赵如平掌,失脚山城梦犹想。土门一缕汉时天,万古行人为谁仰?指似劲敌谈笑中,为状羸仆忍寒强。当年鼓角如可闻,急著清吟和林响。远山宛欲来相迎,近山留人屹相向。或从井底忽登天,倚伏已能先想像。平生爱山真恶谶,今日果为山所网。昨朝爽翠拥修眉,最恨高楼负清赏。壮怀郁郁闷欲绝,安得凌风恣吾往。天教石顶放一头,驶若骅骝脱羁鞅。山灵努力出奇供,只恐先生驾虚枉。万壑霜松动悲啸,极目云烟埋莽苍。北门形势护中原,办与奸雄增技痒。太行横绝半九州,留在平原几尘坱。何人为我起六丁,嵯峨尽堕天宇朗。千年再挽神禹功,恍若鸿流开四象。
https://shici.929r.com/shici/yxS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