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滟滟玉缸融。碧蕊离离白路浓。
笑剔芳心凝兔影,暗添喜色映蟾宫。
银汉北,画堂东。花开偏照百花丛。
嫦娥此夜休垂泪,落尽垂珠一穗中。
金波滟滟玉缸融。碧蕊离离白路浓。
笑剔芳心凝兔影,暗添喜色映蟾宫。
银汉北,画堂东。花开偏照百花丛。
嫦娥此夜休垂泪,落尽垂珠一穗中。
这首清代词人董元恺的《鹧鸪天·月下灯花》描绘了一幅月夜赏花的温馨画面。首句“金波滟滟玉缸融”以金黄的月光和明亮的酒缸相映,营造出一种醉人的氛围。接下来的“碧蕊离离白路浓”则通过绿色的花蕊和白色的花瓣,展现出花朵在月光下的繁茂与鲜艳。
“笑剔芳心凝兔影”一句,将赏花者的心情融入其中,借剔花蕊的动作,表达了喜悦之情,同时以“兔影”暗指月亮,增添了神秘感。下一句“暗添喜色映蟾宫”进一步强调了月夜的欢乐气氛,暗示着佳节或喜事将近。
“银汉北,画堂东”两句,通过空间的转换,描述了赏花的地点,可能是画堂之内,面向银河的方向,更显浪漫。最后一句“花开偏照百花丛”,点明了花儿盛开,照亮了整个花丛,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结尾处,“嫦娥此夜休垂泪,落尽垂珠一穗中”以神话传说中的嫦娥为喻,劝慰她不必悲伤,因为人间的欢乐和美景足以驱散她的哀愁,这颗明珠般的花穗仿佛是人间的安慰,也象征着美好的愿景。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月夜赏花为背景,融合了情感抒发与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生活情趣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佛心犹日出,何曾碍须弥。
散为普光明,合作四威仪。
万古止此日,群目尽见之。
普现一切水,君自分渑淄。
高垂大圆镜,君自存妍媸。
方寸无尽灯,何处存思惟。
高禅闻妙道,行作人天师。
维摩开丈室,庵成更求诗。
众说列山岳,我以一理推。
万方声一槩,我初拙言词。
至现莫如心,举念周四维。
必明乃本明,尽扫棘与茨。
岂知都用晦,隐显两不知。
大千在毫发,圣言不吾欺。
劝君莫把青铜照,一瞬浮生何足道。
麻姑又采东海桑,阆苑宫中养蚕老。
任是唐虞与姬孔,萧萧寒草埋孤冢。
我恐自古贤愚骨,叠过北邙高突兀。
少年对酒且为娱,几日樽前垂白发。
安得沧溟尽为酒,滔滔倾入愁人口。
从他一醉千百年,六辔苍龙任奔走。
男儿得志升青云,须教利泽施于民。
穷来高枕卧白屋,蕙带藜羹还自足。
功名富贵不由人,休学唐衢放声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