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烦襟生远兴,忽闻凉籁动罗帏。
随风已去传鸣柝,傍月还来助捣衣。
疑有波涛从地起,独怜乌鹊正南飞。
长安此夜悲秋客,细数流年感是非。
高阁烦襟生远兴,忽闻凉籁动罗帏。
随风已去传鸣柝,傍月还来助捣衣。
疑有波涛从地起,独怜乌鹊正南飞。
长安此夜悲秋客,细数流年感是非。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秋声》描绘了夜晚高阁上听闻秋意浓厚的场景。首句“高阁烦襟生远兴”,写出了诗人身处高楼,心情因秋风而变得开阔,引发出远方的思绪。接着,“忽闻凉籁动罗帏”描绘了秋风吹过,带来瑟瑟的凉音,触动了帷帐,暗示着季节更替。
“随风已去传鸣柝”进一步描绘秋风中远处传来更鼓的声音,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凄清。而“傍月还来助捣衣”则通过想象月光下妇女捣衣的情景,强化了秋夜的寂寥和思乡之情。“疑有波涛从地起”运用比喻,将秋风吹过的声音比作海浪,形象地表现出秋声的浩渺。
最后两句“长安此夜悲秋客,细数流年感是非”,直接抒发了诗人在长安之夜,作为游子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是非的感慨,点明了主题,使得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文成已诛栾大死,武皇长生心未已。
黄金仙药两无成,犹进铜盘一杯水。
茂陵一闭高台空,突兀仙掌摩苍穹。
日精月华历四百,遂有灵气通鸿濛。
赤眉含血不敢喋,董卓焚烧亦未及。
牵车西来乃魏官,欲辇铜人洛阳入。
青龙元年秋正半,万众拆盘盘忽断。
天倾地塌华山鸣,数十里中鸡犬乱。
铜人既下观者多,汪然泪作流滂沱。
长安父老尽掩泣,物尚恋主人如何。
万牛之力终莫致,倔强中途闻且置。
居然不辱魏宫前,神鼎依稀没清泗。
新故之间不可居,夏璜秦玺恨何如。
华歆王朗尽名士,及见铜人辞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