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遗片片,珍重出相示。
当时几许宽,罩却曹溪地。
袈裟遗片片,珍重出相示。
当时几许宽,罩却曹溪地。
此诗《观鉴大师遗物四首(其一)袈裟》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简练的文字描绘了对一位高僧遗物——袈裟的深刻感悟。
首句“袈裟遗片片”,以“遗片片”三字勾勒出袈裟的残破与岁月的痕迹,暗示了高僧的离世和袈裟作为其遗物的珍贵性。接着,“珍重出相示”一句,表达了对袈裟的重视与敬仰之情,高僧以袈裟为媒介,向后人展示其精神与修为,传递着佛法的深邃与慈悲。
“当时几许宽,罩却曹溪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当时”的宽广与“几许”的有限,以及袈裟覆盖的“曹溪地”,不仅展现了袈裟在高僧生前的庄严与神圣,也寓意着佛法的广大与深远,能够包容并影响整个世界。曹溪地,这里借指佛教圣地或佛法的传播范围,强调了袈裟所承载的佛法精神超越时空,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袈裟这一具体物象的描绘与思考,表达了对高僧精神的崇敬与对佛法深意的探寻,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于生命、信仰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
本意宿东林,因听子贱琴。
遥知大小朗,已断去来心。
夜静溪声近,庭寒月色深。
宁知尘外意,定后便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