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李十一五绝·其四》
《别李十一五绝·其四》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来时见我江南岸,今日送君江上头。

别后料添新梦寐,虎惊蛇伏是通州。

(0)
注释
来时:指朋友初到的时候。
江南岸:长江南岸,泛指南方地区。
今日:今天,现在。
送君:送你,君是对人的尊称。
别后:离别之后。
料添:预料会增添。
新梦寐:新的梦境,这里指对过去的回忆。
虎惊蛇伏:形容地方险恶,可能指通州路途艰难或环境复杂。
通州:地名,古时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州郡,这里代指前行的目的地。
翻译
当初你来时相见在江南岸边,如今却在江边送你远行。
离别后想必你会常在梦中回忆,梦里虎惊蛇伏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去的通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别李十一五绝(其四)》。在鉴赏这首诗时,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对比来时与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意。

"来时见我江南岸,今日送君江上头。"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来时"和"今日"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江南岸迎接友人,现在却要在江上为友人的离去送行。这不仅是空间位置的变化,更是情感深度的体现。江南岸和江上头分别象征着相聚与别离的情境,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别后料添新梦寐,虎惊蛇伏是通州。" 这两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深藏情感的心态。"别后料添新梦寐"表明在分别之后,诗人的思念之深,以至于连梦境都充满了对友人的想象。这不仅是对于现实的逃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而"虎惊蛇伏是通州"则是一个比喻,意味着即使是在最普通、最平静的地方,也可能隐藏着激烈的情感波动。这里的"通州"象征了一种普遍性,即便是再平凡之处,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以及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贵和对别离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细腻又深沉,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寄托手法。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菩萨蛮.冬夜

梅枝正压垂垂雪。梅梢又上娟娟月。雪月与梅花。

都来作一家。也知人世暂。有聚翻成散。

月落雪消时。梅花剩几枝。

(0)

如梦令.春尽日闻杜宇声有感

试问春归何处。几度欲留不住。

楼上子规啼,似向东风说与。归去。归去。

满院落红如雨。

(0)

减字木兰花.春夜和研北齐韵

风飘帘縠。何处春砧声断续。月色清圆。

偏照愁人妆镜奁。双星羞觑。对景空吟肠断句。

欲问清光。何事离愁不暂忘。

(0)

临江仙.赏荷遁溪

一曲池塘新水绿,画桥通处清幽。

娉婷小立似含羞。绿罗翻翠羽,红映倚兰舟。

潋滟波光晴载酒,衔杯且共渰留。

风吹薄醉听吴讴。碧云飞远浦,白鹭起放洲。

(0)

虞美人

小楼一夜帘织雨。酿得春如许。暖寒和梦锁银屏。

倦听街头唤过、卖花声。踏青人去清明节。

廊响弓弓屧。病中心绪厌喧哗。

低语小鬟帘外、步轻些。

(0)

长相思.秋晚

芦花边。蓼花边。曾记横塘唱采莲。秋风年复年。

暮云天。暮潮天。柳外轻丝荡细烟。沙鸥和月眠。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