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里抽横骨,明中坐舌头。
偏圆不到处,万古及千秋。
暗里抽横骨,明中坐舌头。
偏圆不到处,万古及千秋。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宁的作品,名为《偈六十三首》中的第十八首。它以独特的隐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暗里抽横骨,明中坐舌头"这两句,看似描绘了某种神秘或不为人知的行为:在暗中悄悄塑造或改变根基(横骨),而在明亮的公开场合则保持沉默或巧妙应对(坐舌头)。这里的“横骨”可能象征着稳固的基础或内在的力量,“舌头”则暗示言辞和表达方式。
"偏圆不到处"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微妙的平衡和不偏不倚的态度,意味着在处理复杂世事时,既要保持公正无私,又要在适当的时候灵活变通,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或规则。
"万古及千秋"则传达出时间的深远和永恒,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长久持续的智慧和策略的追求,即使历经岁月变迁,也能保持智慧的光芒。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深意,体现了禅宗修行者对于内心修炼和处世智慧的独特见解。
韶华渐好。
报锦里又是,春风来早。
昴宿降萧,崧岳生申符英表。
三朝倖望人倾祷。
寿与长城俱老。
碧油红旆,高牙大纛一时荣耀。
矫矫。
甘泉旧德,少年日,翰苑玉堂曾到。
润饰帝谟,粉泽皇猷文章妙。
主盟经济尊吾道。
早晚促归岩庙。
愿同海内苍生,伫看凤诏。
布袜元不破,霜雪遮头颅。
政自要老丑,肯剃颔底须。
经卷聊关身,帐座种种无。
安用古铜瓶,捉以高鼻奴。
草鞋挂龙床,九州一蚍蜉。
如何是木平,初落斤斧欤。
庞眉宣道人,缅想骨已枯旧炊玉粒饭,洗钵独我呼。
跛跛迁臣归,饥面黧且癯。
至今说法处,井索缠辘轳。
唐时李卫公,铸铁为浮图。
此塔有坏灭,是事端勿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