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发霜须,鲵齿鸡肤。年侵蒲柳,日在桑榆。
用持智之大柄,静守道之元枢。
而今百草头边用,妙得云门一字俱。
雪发霜须,鲵齿鸡肤。年侵蒲柳,日在桑榆。
用持智之大柄,静守道之元枢。
而今百草头边用,妙得云门一字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或高僧的形象,通过"雪发霜须"和"鲵齿鸡肤"的描述,展现了他年事已高,头发如雪般白,胡须如霜般苍劲,牙齿稀疏如鱼鳞,皮肤如鸡皮般细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他的老态。"年侵蒲柳,日在桑榆"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年龄,用蒲柳比喻衰老,桑榆则象征晚年。
诗人称赞这位禅师智慧深沉,掌握着大智慧的权杖,静心守护着道家的根本原则。他虽年迈,但仍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如同云门宗的禅法,精妙无比,一言一行都充满智慧。整首诗赞美了禅师的内在修养和生活中的智慧表现,体现了对修行者的敬仰和对智慧的崇尚。
野云随肩舆,折上九盘岭。
霏微拨晨雾,咫尺历参井。
天陷群峭中,日射孤烟顶。
冻雀聚叶鸣,寒猿挂枝饮。
厓摧石珂珂,滩迅光炯炯。
树杪一樵苏,山根数渔艇。
羁怀郁相抱,对此百虑静。
小坐息劳筋,逝将去危境。
伯乐一过马群空,相马独识马中龙。
形影胡来入图画,高堂素壁生长风。
英姿飒飒生气充,百战能助功人功。
岂当求之凡马中,曹将军没韩干死。
写生谁知赵氏子。
近人画马画皮毛,赵公画马入神髓。
青丝络,千里驹,世无王良与造父。
谁堪为尔范驰驱,海内方今戎事亟。
羽书络绎无虚日,往来奔命尽驽骀。
我抚此图长太息,君盍持此向燕台。
千金入市非凡材,蚕丛道路骅骝开。吁嗟乎!
风云际遇士所喜,渥洼沙苑来千里,谁为郭隗君其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