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闭香闺后,罗衣尽施僧。
鼠偷筵上果,蛾扑帐前灯。
土蚀钗无凤,尘生镜少菱。
有时还影响,花叶曳香缯。
一闭香闺后,罗衣尽施僧。
鼠偷筵上果,蛾扑帐前灯。
土蚀钗无凤,尘生镜少菱。
有时还影响,花叶曳香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居简出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通过对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与淡漠。"一闭香闺后,罗衣尽施僧"表明诗人关闭了香气浓郁的内室,将自己的华美服饰全部布施给出家为僧的人,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放弃,更是精神上的解脱。
"鼠偷筵上果,蛾扑帐前灯"则描绘了一种闲静无事的生活状态,小动物在室内觅食或玩耍,显示了一个没有过度干预的自然环境。诗人通过这些细微之处,展现了自己对世俗生活已经淡然处之的心态。
"土蚀钗无凤,尘生镜少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物质追求的情感。古代的钗是贵族女性的装饰,而这里却被泥土侵蚀,没有了往日的光彩;镜子也蒙上了一层厚重的尘埃,不再映照出花纹。这两句诗都在暗示,曾经引以为豪的物质财富,在时间的流逝下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两句"有时还影响,花叶曳香缯"则是对这种超脱生活的一种享受。即便是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花瓣随风飘散,带来的是一缕缕的香气,这已足够让人心怀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以及对简约自然生活的向往。这种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心境,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常见的一种精神追求。
云本无心出,庄非有意名。
午供雷腹实,晓带月痕耕。
身世随舒卷,山村任晦明。
饭疏浮富贵,畎亩但存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