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江二月寒未了,江中波浪连昏晓。
筱帘高捲万家春,归鸿影里青山小。
章江二月寒未了,江中波浪连昏晓。
筱帘高捲万家春,归鸿影里青山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二月的寒冷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波涛与昏晓相连的壮阔画面,以及高卷的竹帘映衬下的万家春色和远处青山在归鸿影中的渺小。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寒冷与生机、宏大与细微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冷峻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
首句“章江二月寒未了”点明了地点和时间,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并未完全驱散冬日的寒意,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江中波浪连昏晓”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江面波涛汹涌,从黄昏一直延续到黎明,展现出江水的动态美和力量感。这种连续不断的波浪仿佛连接了日夜,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时间的流动感。
“筱帘高捲万家春”则转向了对城市生活的描写,高卷的竹帘映照出万家的春色,暗示着尽管外界依然寒冷,但人们的生活依旧充满了希望和生机。这里的“万家春”不仅指自然界的春天,也象征着人间的温暖与繁华。
最后一句“归鸿影里青山小”,将视角拉远,通过归来的鸿雁的影子来衬托远处青山的渺小。鸿雁的归来寓意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而青山在鸿雁的影子下显得更加微不足道,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中万物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人类对于广阔自然的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季节更替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同流相聚,递相觉察。须当外搜内恻。
斗做修行,有若争头竞角。
见贤思齐休妒,把神珠、时时擦抹。
如开悟,便宜乎先觉,觉乎后觉。
更且听予重劝,论修行全在,无为绝学。
莫使尘缘间隔,本来素朴。
净清能分真假,自然明、道非遥邈。
功夫到达幽微,神仙掌握。
拔山举鼎,射虎穿杨。难同搬运青羊。
悟得玄中玄妙,豁豁洋洋。
自然如痴似醉,远人情、风害猖佯。
环堵里,且埋光隐迹,岂望名扬。
但愿人人似我,内行持,云水恣意飘扬。
金木随波流转,火运炎炀。
自是虎龙交战,吐神珠、结正晶旸。
恁时节,驾云轩归去,同礼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