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归途中作》
《东归途中作》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松橘苍黄覆钓矶,早年生计近年违。

老知风月终堪恨,贫觉家山不易归。

别岸客帆和雁落,晚程霜叶向人飞。

买臣严助精灵在,应笑无成一布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guīzhōngzuò
táng / luóyǐn

sōngcānghuángdiàozǎoniánshēngjìnniánwéi
lǎozhīfēngyuèzhōngkānhèn

pínjuéjiāshānguī
biéànfānyànluòwǎnchéngshuāngxiàngrénfēi

mǎichényánzhùjīnglíngzàiyìngxiàochéng

注释
松橘:指松树和橘树。
钓矶:钓鱼的岩石。
生计:谋生手段。
违:违背,远离。
风月:泛指美好的时光或风花雪月之事。
家山:故乡。
客帆:他乡船只的帆。
霜叶:秋天的落叶,象征岁月流逝。
买臣:西汉文学家朱买臣,以贫穷而发奋读书闻名。
严助:西汉学者,与买臣一样有才学但贫困。
布衣:平民,没有官职的人。
翻译
松树和橘树已显苍老黄色,覆盖着钓鱼的岩石,早年的生计如今却与我渐行渐远。
年老时深知风月终令人遗憾,贫穷时更觉家乡难以回归。
离别岸边,客船与大雁一同落下,晚上的行程中,霜叶如飞向行人。
想起买臣和严助这样的贤才,他们的精神犹在,他们若知我一事无成,定会嘲笑我这个平民百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途中的心境与景象。"松橘苍黄覆钓矶,早年生计近年违"表明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生涯规划的变迁,从绿意盎然的松树、黄色的橘子,以及覆盖着岩石的藤蔓,展现了时间在自然界留下的痕迹,同时也暗示诗人早年制订的人生计画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未能完全实现。

"老知风月终堪恨,贫觉家山不易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生活贫困以及归乡之路的复杂情感。"风月"指代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象,而"终堪恨"则显示出诗人对此生无尽的追忆与留恋。而"贫觉家山不易归"强调了经济上的窘迫和归乡之路的艰难。

接下来的"别岸客帆和雁落,晚程霜叶向人飞"描绘了一幅离别与秋天景色的画面。"别岸客帆"指的是远离家乡的旅途中所见到的客船,"和雁落"则是秋高气爽之时大雁南飞的景象。而"晚程霜叶向人飞"则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路上寒风凛冽,树叶在空中飘舞的情境。

最后两句"买臣严助精灵在,应笑无成一布衣"表达了一种对古代忠诚辅佐之士的仰慕,以及对于自己未能有所建树、只有一件布衣的自嘲。诗人通过历史上的忠良比喻自己的境遇,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幽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时光流逝以及归乡之路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春晴野望

才见寻梅又落梅,绿莎烟岸少徘徊。

天征酒债贫多负,诗锁愁城咏不开。

蚕豆减花春有雪,竹林迟笋冻无雷。

偶成野酌谁频劝,隔岸先悬羯鼓催。

(0)

西湖春泛同屠纬真冯开之徐茂吴黄白仲钱叔达宋化卿许灵长分得风字

平湖晴日水浮空,载酒看花入镜中。

城郭烟云开鹫岭,楼船箫鼓彻龙宫。

花间列伎春争丽,柳外听莺词转工。

别采湘君芳杜佩,夕阳归棹信微风。

(0)

夜过丹阳

枫冷江皋九月霜,扁舟一夜过丹阳。

兰陵美酒知何处,欲向垆头典鹔鹴。

(0)

寄吴山人

隐隐松萝海月孤,溪边何处问当垆。

故人不断云山梦,欲乞仙厨五岳图。

(0)

巫文学斋中除夜仝卢元礼作

啸傲空斋静,穷阴入夜除。

自怜多偃蹇,何以荅居诸。

犬马怀丘壑,龙蛇任卷舒。

焚香初隐几,剪烛一摊书。

地主纷陈席,儿童递荐蔬。

情深忘酩酊,心折漫踌躇。

晓漏催偏急,孤床梦转虚。

王孙芳草路,明月倍愁余。

(0)

寄龙君善·其三

黄山与白岳,几度兴流连。

却笑缁衣客,翻憎贝锦篇。

帆樯归楚日,鸡犬避秦年。

若遇东来雁,裁诗寄綵笺。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