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月之障碍,蒙气日之翳膜。
已把太玄覆瓿,更将三传束阁。
浮云月之障碍,蒙气日之翳膜。
已把太玄覆瓿,更将三传束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哲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属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绝句体。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作者对知识和智慧追求的态度。
"浮云月之障碍,蒙气日之翳膜。" 这两句描写了云遮月明,雾蒙日光的景象,用以比喻那些阻挡我们理解和认识真理的外在因素。这里的“浮云”与“蒙气”都是用来形容那些容易变化且难以捉摸的东西,它们如同遮蔽了月亮,影响了日光的明媚。
"已把太玄覆瓿,更将三传束阁。" 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整理的决心。“太玄”指的是《道德经》中的“玄”,代表深奥难懂的道理;“三传”可能指的是儒家、道家、佛家的典籍。这里作者用“覆瓿”比喻已经掌握了这些深邃的知识,而“束阁”则表示将要进一步整理和研究其他传统经典。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探求知识、智慧的渴望,以及对待已有成果与未知领域不断追寻的学术态度。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真理追求的执着和坚持,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境界的哲思。
幅巾饱看西湖春,徐行当车不动尘。
有时乘兴未遽反,武林无此寻春人。
湖山如螺湖水白,几见青天月生魄。
年年马上看吴娃,舞袖双裁越罗窄。
长安贵人百不忧,胡为亦复多穷愁。
出门载酒不可往,倚杖看雨如穷秋。
万事不由人作计,我欲除愁唯一醉。
此生已老复何求,五字但知公臭味。
春风吹雨山泽晴,青山有约翁有情。
故人官高少闲暇,可唤白鸥同此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