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空生真赞》
《空生真赞》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赞

以空寂身,无所倚依。而捉杖藜,以灵知心。

不在散摄,而玩贝叶。不舍声色,而證真空。

与我日用,能所心同。于一切处,寂入法海。

如风行空,无所妨碍。但离二执,圆成普会。

当慎以修,入此三昧。

(0)
鉴赏

这首诗《空生真赞》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其内容深邃,旨在阐述佛教中关于空性的理解与修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直达内心深处的修行境界。

“以空寂身,无所倚依”,开篇即点明修行者应具有的心态——摒弃一切外在的依赖与执着,以空寂之心面对世界。这种状态是修行的基础,意味着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而捉杖藜,以灵知心”,通过“捉杖藜”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觉,以智慧之光照亮内心的过程。这里的“灵知心”指的是敏锐的觉察力,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不在散摄,而玩贝叶”,“散摄”指散漫与专注之间的平衡,这里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忙碌还是静思,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如同阅读佛经般,从中汲取智慧与启示。

“不舍声色,而證真空”,在繁华的世界中,不被物质与感官的诱惑所束缚,而是通过修行达到对宇宙本质的领悟,即“真空”。这是一种超越表象,直达内在真理的状态。

“与我日用,能所心同”,修行并非脱离生活,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使行为与内心保持一致,实现自我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于一切处,寂入法海”,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如同探索无尽的法理海洋,不断深入,不断发现。

“如风行空,无所妨碍”,修行者的心境如同轻风穿越虚空,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束缚。

“但离二执,圆成普会”,“二执”指的是对事物的分别与执着,修行的目标在于超越这些分别,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实现普遍的和谐与圆满。

“当慎以修,入此三昧”,最后,诗人提醒修行者应当谨慎地进行修行,以达到“三昧”的境界,即深度的禅定状态,内心完全沉浸在对真理的领悟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修行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清净、洞察宇宙真理的精神追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修行的智慧。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题匏庵所藏画·其二

百尺长松石上栽,紫云深护碧崔嵬。

绿蓑坐钓盘陀石,细雨斜风不肯回。

(0)

煮豆酌白酒歌戊戌前作

煮豆酌白酒,豆肥酒气温。

相对二三子,其乐难具论。

君不见晓来雨过东家村,丛丛豆荚生篱根。

阿翁提篮跣双足,采摘采摘呼诸孙。

归来笑指老瓦盆,酒波犹带新糟浑。

田家酒具如洼尊,一碗入口春无痕。

两碗三碗鲸涛奔,四碗五碗和江吞。

须臾饮至百十碗,眼花耳热低乾坤。

忆昨豺虎如云屯,旌旗满目烟尘昏。

杀人如麻血成海,十室九家无一存。

大臣自合死社稷,况叨厚禄承君恩。

近闻省府日筵宴,椎牛宰马齐昆崙。

吾徒布衣在草野,忧心恻恻怀至尊。

呜呼萧艾满城邑,馨香不数兰与荪。

呼童煮豆复进酒,呼儿为我关柴门。

(0)

竹枝词·其六

挂帆挝鼓响耽耽,南船北船密如蚕。

往日南人齐赴北,如今北客尽朝南。

(0)

奉和南涧公送别之韵

自甘天地一閒人,偶得从游南涧滨。

吟到好风兼细柳,锦囊字字合阳春。

(0)

题海角石

石起孤峰指北堂,娟娟玉笋半寻强。

气涵海底千年润,地引山根一脉长。

昔日谁留清玩在,閒云自益小亭凉。

一从开辟高多少,直欲从容问五羊。

(0)

卧病江楼为熊大参被谪而作

力疾江楼看雨晴,风吹衣袂暮寒轻。

云山远笑如霜发,鸥鹭深怜旧日盟。

半榻生涯违著述,百年勋业负升平。

青天一嘅终何事,朝菌空于土上荣。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