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沙带湿。莎露和烟泣。落日欲低红未入。
悄悄暮峰凝立。疏林秀色荒寒。频频驻骑回看。
应是梧桐影下,秋风蹙碎眉山。
江沙带湿。莎露和烟泣。落日欲低红未入。
悄悄暮峰凝立。疏林秀色荒寒。频频驻骑回看。
应是梧桐影下,秋风蹙碎眉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晚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孤寂之感。
“江沙带湿”一句,以水边沙滩湿润的情形,开启了全诗静谧而淡远的意境。接着“莎露和烟泣”,则以细小草叶上的露珠与轻纱似的烟雾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秋天特有的凄凉气氛。
“落日欲低红未入”表明夕阳即将沉没,但余晖尚在,增添了一份哀艳。而“悄悄暮峰凝立”则是对远处山峰在暮色中渐渐显现的描绘,这种静谧之感,让人不由得生出无限遐想。
接下来的“疏林秀色荒寒”一句,通过稀疏树林中的枯枝败叶与荒凉的气息,强化了秋天的萧瑟感。紧接着,“频频驻骑回看”则透露出诗人在游历中不断回首往昔的动作,流露出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最后,“应是梧桐影下,秋风蹙碎眉山”一句,以梧桐树叶随秋风摇曳、飘落成碎片形象,隐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对远方眷恋之情。这里的“眉山”或许是对远方山峦的美好记忆的比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感怀之情,是一首充满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匆匆离合梦非梦,续续谈谐眠不眠。
莫道对床容易著,试思分手几何年。
长亭更放金荷浅,后夜谁同璧月圆。
要得长随二三友,不知由我定由天。
百五重三并一朝,风光不怕不娇饶。
鹿葱引道心犹卷,杨柳应门手对招。
筇未唤随非是强,扇聊作伴不须摇。
先生道是无歌舞,花劝莺酬酒自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