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接云烟,孤台半接天。
八公自来往,诗咏小山篇。
芳树接云烟,孤台半接天。
八公自来往,诗咏小山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芳树接云烟"展现出树木葱郁,与云雾缭绕的景象交融,充满了神秘而宁静的氛围。"孤台半接天"则强调了翠云台的高耸,仿佛直插云霄,给人一种登高望远的壮丽感。
"八公自来往"引用了古代仙人八公的典故,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色彩,暗示此地曾是仙人活动的场所,富有传奇意味。"诗咏小山篇"暗指此处曾有诗人吟咏赞美,使得这山水之美更具文化内涵。
整体来看,佘翔的《西岩杂咏·翠云台》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传说,表达了对翠云台的景仰与诗意联想,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山水风雅的崇尚。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
意欲从君,谗言孔多。悲结成疹,没命黄垆。
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多,名为凤凰。
一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不为匹双。
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松风一榻响潇潇。倚天涯、霜鬓愁雕。
夜雨宿青原,可怜瘦尽琴腰。伤心事、莫话南朝。
江山付,秋壑红羊劫换,白雁声高。
念君恩重处,难把壮怀销。寥寥。
余音寄徽外,天水碧、落日寒潮。
回首望中原,烽火万井萧条。旧君弦、谁续鸾胶。
断魂招,惟有桐心不死,桐尾先焦。
剩凄凉玉带,残墨泪痕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