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一榻响潇潇。倚天涯、霜鬓愁雕。
夜雨宿青原,可怜瘦尽琴腰。伤心事、莫话南朝。
江山付,秋壑红羊劫换,白雁声高。
念君恩重处,难把壮怀销。寥寥。
余音寄徽外,天水碧、落日寒潮。
回首望中原,烽火万井萧条。旧君弦、谁续鸾胶。
断魂招,惟有桐心不死,桐尾先焦。
剩凄凉玉带,残墨泪痕飘。
松风一榻响潇潇。倚天涯、霜鬓愁雕。
夜雨宿青原,可怜瘦尽琴腰。伤心事、莫话南朝。
江山付,秋壑红羊劫换,白雁声高。
念君恩重处,难把壮怀销。寥寥。
余音寄徽外,天水碧、落日寒潮。
回首望中原,烽火万井萧条。旧君弦、谁续鸾胶。
断魂招,惟有桐心不死,桐尾先焦。
剩凄凉玉带,残墨泪痕飘。
这首诗《高山流水》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其意境深远,情感深沉,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事沧桑的感慨与思考。
开篇“松风一榻响潇潇”,以松林中的风声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接着,“倚天涯、霜鬓愁雕”一句,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自己倚靠天涯、鬓发如霜的形象,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苍老之感。
“夜雨宿青原,可怜瘦尽琴腰”描绘了一幅夜晚雨中青原的画面,琴腰的瘦削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接下来,“伤心事、莫话南朝”一句,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过去的种种伤痛与遗憾,不应再提起,以免徒增哀愁。
“江山付,秋壑红羊劫换,白雁声高”这一句,诗人将江山比作秋日山壑,红羊劫换则暗喻历史的更迭与变迁,白雁的高鸣则增添了几分悲凉与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念君恩重处,难把壮怀销”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或某种理想追求的深厚情感,即便面对困难与挫折,也难以磨灭心中的壮志与豪情。最后,“寥寥。余音寄徽外,天水碧、落日寒潮。回首望中原,烽火万井萧条。旧君弦、谁续鸾胶。断魂招,惟有桐心不死,桐尾先焦。剩凄凉玉带,残墨泪痕飘。”诗人以“天水碧、落日寒潮”、“烽火万井萧条”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悲壮的画卷,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同时,通过“桐心不死,桐尾先焦”的比喻,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与信念不灭的渴望,即使在困境中,心中仍有一份坚持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客何为者,劝我曳长裾。人所爱,热官耳,顾愁予。
不相如。
君见居官者,苦思虑,劳筋骨,工笑语,勤奔走,乃多誉。
我则异于是矣,体多病、药物长须。
惯科头晏起,懒向府中趋。礼法全疏,古之愚。
兼长扪虱,喜曝背,时强项,或撚须。
诸若此,皆不可,一朝居。爱吾庐。
种豆南山下,几个竹,映芙蕖。
驱山犊,弹野雀,钓江鱼。
况有老妻酿酒,任醉后、拊缶歌呼。
有山公启事,报以绝交书。客且归欤。
晚潮收。叹隋宫、花月都休。
寒雨芜城,绿杨三月如秋。
市门十里黄埃满,但往来、车马星稠。
红桥畔,青楼底,谁人勾当春愁。追想樊川狎游。
报书记平安,廿四桥头。笑我多情,鬓丝禅榻空留。
纱灯万点归何处,枉断肠、锦瑟帘钩。
平白地,扬州梦醒,恼乱苏州。
西泠才子,倦游梁、又整江天飞楫。
记得张灯樽酒夜,名论纷如玉屑。
和寡阳春,词成黄绢,一卷携冰雪。
萧条长铗,张仪曾否存舌。
遥想兵气初销,湖光依旧好,办看山屧。
闭户著书千载事,世态漫论工拙。
谱出新声,双鬟传唱,四座惊奇绝。
子虚赋就,莫教辜负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