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坐看南山云二首·其二》
《坐看南山云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幽林响欲滴,夜色始欲分。

扶桑定已红,星象收其文。

尚复有飞鼠,扑击空中蚊。

须臾两灭迹,寂然藏纷纭。

邻烟气稍上,谷禽声渐闻。

七月入伏末,未减炎暑熏。

皇后漏雨意,似闵黎庶勤。

此心谁予知,坐看南山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深山中的宁静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首句“幽林响欲滴,夜色始欲分”以拟声词“响欲滴”生动地描绘了夜晚森林中特有的静谧与湿润感,仿佛能听到空气中的水珠在轻轻摇曳。接着,“扶桑定已红,星象收其文”则巧妙地将时间推进至黎明前的瞬间,太阳即将升起,星辰逐渐隐去,营造出一种过渡的美。

“尚复有飞鼠,扑击空中蚊”一句,通过描写飞鼠捕食蚊虫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相互依存。随后,“须臾两灭迹,寂然藏纷纭”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短暂与永恒的对比,飞鼠与蚊虫的活动虽短暂,却蕴含着自然界的生机与秩序。

“邻烟气稍上,谷禽声渐闻”描绘了清晨时分,山间雾气渐起,山谷中鸟鸣声逐渐清晰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复苏与活力。最后,“七月入伏末,未减炎暑熏”点明了季节与气候的特点,尽管夏季还未完全过去,但空气中仍弥漫着热浪,预示着炎热的余威。

“皇后漏雨意,似闵黎庶勤”这一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皇后比作体恤百姓的君主,表达了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同情与敬意。“此心谁予知,坐看南山云”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八音诗·其六

金乌卷海水,东欲上扶桑。

石性本沉滞,不能随波扬。

丝萦自作茧,渐老甘退藏。

竹会有青色,牵人幽兴长。

匏羹若可饱,何必羡牛羊。

土室若可安,不须高栋梁。

革以脂自柔,铁遇火则烊。

木可揉而直,惟士心有常。

(0)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诗以集句诗赠之·其四

援笔皆成出世文,坐看孤峭却劳神。

直须分付丹青手,缅想应无前后人。

(0)

夏日游湖亭

漫漫湖水拍堤浮,欲到南亭泛小舟。

平日登临如别境,后来语笑尚中流。

采菱斫鲤皆新美,赌酒围棋自献酬。

对面火云高万丈,谁知此地有清秋。

(0)

寄题萧文照阁

虚明敞高阁,清浅对方塘。

轩冕忘怀久,江湖寓兴长。

红蕖开细雨,白鸟下残阳。

不挂人间事,逍遥自一乡。

(0)

寄常父

红莲绿水本优游,清绝东南七宝州。

见说新书亦多事,每闻沿檄少归休。

少年共计驹千里,末路堪嗟貉一丘。

正是江边桃李月,鸡鸣度曲寄离忧。

(0)

知郡太博临宴公宇诗以为谢唐林夫在席

眷深贤守已忘形,肯屈旌旗到小亭。

坐有嘉宾仙骨秀,门无俗客暮山青。

荐樽施遣供蔬甲,秉烛相随看菊铃。

欲识主人书馆淡,短檠灯火漆函经。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