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溪草堂》
《中溪草堂》全文
明 / 李时勉   形式: 古风

双溪东南来,奔流自萦回。

朝宗远势合,浩荡青如苔。

中溪旷望弥原陆,十里人烟接乔木。

比屋常闻弦诵声,高冈远见牛羊牧。

故人昔住横山前,宦游辞家经几年。

归来爱此风景好,移居卜筑溪水边。

数椽粗朴也潇洒,窗户临溪瞰平野。

屋里连床积简编,门前终日留车马。

种松艺竹环碧山,兰舟荡漾沧浪间。

云龙仙人放鹤去,浣花野客钓鱼还。

羡君自是文章伯,归老林泉得閒适。

问字人寻扬子居,息交谁访陶潜宅。

山田八月禾黍收,豪吟纵饮亦何求。

舞回鸲鹆千峰曙,歌罢沧浪万顷秋。

由来胜地多山水,如此清幽能有几。

开门独步少尘喧,但见青山白云起。

昔闻好是平泉庄,一时草木生辉光。

只今零落竟何有,逢人唯说郑公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李时勉在中溪草堂的生活场景与心境。诗中以双溪的水流开篇,引出对中溪草堂所在自然环境的赞美,溪流蜿蜒,远山近水,一片生机盎然。接着,诗人通过“比屋常闻弦诵声”、“种松艺竹环碧山”等描述,展现了草堂内文化氛围浓厚,生活质朴而充满诗意的画面。

诗中提到的“故人”、“宦游”、“归老林泉”等词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草堂内外,无论是与文人雅士的交流还是与自然的亲近,都充满了乐趣与满足感。诗人在其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地,无论是“云龙仙人放鹤去”的超脱,还是“浣花野客钓鱼还”的闲适,都体现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最后,诗人感慨于世事变迁,昔日的胜景可能已不复存在,但中溪草堂作为一处清幽之地,仍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时勉
朝代:明

(1374—1450)明吉安府安福人,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永乐二年进士。预修《太祖实录》,书成,升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曾上书反对都北京。洪熙元年,以言事系狱。宣德初复官。官至国子祭酒。卒谥忠文。有《古廉集》。
猜你喜欢

次韵前住中竺希鉴上人五言

中兴今佛法,百倍胜儒绅。

达磨重初祖,观音再化身。

此心元是道,何物不为尘。

毂觫齐王眼,焉知一角麟。

(0)

次韵孙元京见过言诗·其二

眼底惊嗟见此流,祇嫌接对未云稠。

苏门逸响追长啸,湘浦馀情续远游。

新息今须乘果下,襄阳谁漫钓槎头。

吾衰久矣公犹健,好控飞车跨九州。

(0)

再赋典半宅

屋以多为贵,思之亦太愚。

灯膏徒重费,庖膳卒难呼。

榻外知何用,杯中不可无。

质钱分客住,得醉且频沽。

(0)

仲夏书事十首·其八

弃置乾坤事,归休水竹居。

不因徵急债,尽可读残书。

齑糁畬田粟,姜羹石涧鱼。

论文同小酌,未觉故人疏。

(0)

不寐十首·其九

竺国轮回说,诬民断勿疑。

还知已死后,即是未生时。

六道何凭考,三身故强推。

反终更原始,不寐试深思。

(0)

瑞云院大树林中二首·其二

万万松杉万竹枝,人间应是少人知。

数僧潇洒相逢处,一鹤昂藏独立时。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