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所见三章·其一》
《书所见三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琉璃嵌目赪须鬈,铜龙绣臂猩红毡。

举杯中座力拍筵,炙羊作脯腥流涎,群枭肃拜如拜天。

偶然微笑降颜色,若获意外千金钱。

出门拱手群相贺,争授茶黄作奇货。

术堪致富贱亦为,殖可贻孙格同破。

昔年抱石城头饿,大市居然骑马过。

从者墨面衣女衣,偻背横枪与巡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社会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如琉璃般的眼睛、赤红色的胡须、绣花的臂膀以及猩红色的毡帽,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和地位。

诗中的场景充满了戏剧性,宴会上举杯畅饮、炙羊作脯的场面,与群枭(可能象征着权力或财富的追求者)的肃穆拜服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社会等级的森严,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权力和物质的渴望。诗人通过“偶然微笑降颜色”这一细节,巧妙地描绘了主角在特定情境下的微妙变化,仿佛获得了意外之财,这种情感的波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出门拱手群相贺,争授茶黄作奇货”的描述,进一步揭示了社会风气的浮躁和功利主义的盛行。人们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将道德和人格价值置于次要地位。这种现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最后,“昔年抱石城头饿,大市居然骑马过”两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境遇,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转变的感慨。从“抱石城头饿”到“骑马过大市”,不仅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更反映了个人命运的转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清代社会的复杂面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弱点的反思。诗人的笔触既细腻又犀利,使得这首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南征歌十二首·其十二

千群椎髻竞来王,声教南流尽越裳。

但使文犀通贡献,不将铜柱隔封疆。

(0)

赠督府张半洲兼柬周中丞石崖四首·其二

壮猷元老旧文儒,羽戚雍容礼乐余。

吴起援枹休进剑,韦卿对垒只肩舆。

抚士严冬挟重纩,屏人半夜草阴符。

复道降人为我用,三吴深雪正擒俘。

(0)

题龙池庵三首·其三

霁后岚光散晓岩,望中佳丽尽东南。

三春兰蕙堪成畹,千里湖山并在庵。

驯鸽下时呈佛性,飞鹰宿处见僧龛。

维摩今日还多病,酬答谁将究妙严。

(0)

病中秋思八首·其五

液池梧月冷金沙,户绾天河织女家。

兰麝氛氲知赐浴,芙蓉撩乱觉分花。

龙舟习战铙中曲,虎旅传更马上笳。

老去张骞皮骨在,秋来犹忆旧时槎。

(0)

赠袁御医芳洲

家本东南海上村,翻因避世向金门。

熊经自信窥真诀,鸿宝还将献至尊。

鸣佩偶随供奉侣,下帘长对道家言。

山人不厌少生事,种橘年来满故园。

(0)

题张学士阳峰卷

阳山秀色满南州,薜荔丛生楚客游。

三峡猿声偏入夜,千岩枫叶早知秋。

仙人结宅云烟近,太史藏书洞壑幽。

便欲焚鱼应未得,共言明主待谟谋。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