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客晚归微月在林漫赠以诗》
《送客晚归微月在林漫赠以诗》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南水北送山翁,野兴逢秋更不穷。

古道客归禾黍外,隔桥人语蓼萧中。

溪光远近潮通月,林影参差叶答风。

何事适来还适去,笑看閒者亦飞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晚归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田野、古道、溪流、林木等自然元素与人的活动交织在一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淡泊宁静的氛围。

首联“山南水北送山翁,野兴逢秋更不穷”,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山南水北的景象,以及秋天特有的野趣,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山翁的出现,不仅增添了人物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中所蕴含的闲适与超脱。

颔联“古道客归禾黍外,隔桥人语蓼萧中”进一步展开画面,古道上行人渐稀,远处的禾黍与近处的蓼萧形成对比,桥上的人声与田野的静谧相映成趣,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颈联“溪光远近潮通月,林影参差叶答风”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溪水在月光下泛着波光,林间的光影随着微风摇曳,叶声与风声交织,构成了一曲自然的乐章,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尾联“何事适来还适去,笑看閒者亦飞蓬”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浮萍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即使生活如飞蓬般飘忽不定,也能以笑面对,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寄谢吴司空推荐议大礼四首·其三

我本疏狂士,作吏风尘下。

一落坎阱中,谁是援手者。

谤薮困宗元,黑索絷公冶。

纷纷竞下石,濒死犹未舍。

归来恍若梦,遇事噤如哑。

感公不我弃,盛德殆天假。

再拜读封章,郁怀顿陶写。

初读心惊疑,再读神清洒。

前席羡贾生,南州滞司马。

千里一缄书,独有泪盈把。

(0)

谢孟都宪时元四首·其二

淮阴非萧相,竟作逋逃客。

世无汾阳王,谁矜李太白。

援手坎阱中,寘之云梦泽。

勋名登庙堂,休光照简册。

感此国士知,一死安足惜。

(0)

植江莲

谷口春泉一镜开,深深径路接层台。

幽栖谢客常无事,老兴看云只自来。

欲著方书酬白发,好将生理付青鞋。

多君为我沉疴计,玉井芙蓉愿早偕。

(0)

寄李古冲太宰

冂寺论文气独雄,真才端拟亮天工。

金渊刻烛春翻蝶,苕水传觞秋转蓬。

展氏道昭三黜后,刘桢今在九人中。

武夷高并神仙宅,谢屐张槎好过从。

(0)

恒阳饯乔白岩二首·其一

斗柄潜移忽指西,苍凉呈影众星稀。

古云残柳知谁绿,闲苑流莺转自啼。

日日风雷闻偃稼,汤汤霖潦惜沾衣。

当年太华峰头路,应与图南订此归。

(0)

五首·其四

花落帘栊自好,水归溪涧空寒。

穷达早知有命,不须待诏长安。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