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吴少綝》
《戏吴少綝》全文
宋 / 邓肃   形式: 古风

短檠对君同泮水,齑盐不给穷吞纸。

君今载纸连数艘,贫富相悬九万里。

崇宁政事先方田,纷纷讼牒乱云烟。

祗今列屋饱虫蠹,官折羊酒寿高年。

夫子谈笑收馀庆,不复尘埃生釜甑。

便当痛饮天津桥,一网尽呼天下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ǎochēn
sòng / dèng

duǎnqíngduìjūntóngpànshuǐyángěiqióngtūnzhǐ

jūnjīnzǎizhǐliánshùsōupínxiāngxuánjiǔwàn

chóngníngzhèngshìxiānfāngtiánfēnfēnsòngdiéluànyúnyān

zhījīnlièbǎochóngguānzhéyángjiǔ寿shòugāonián

tánxiàoshōuqìngchénāishēngzèng

便biàndāngtòngyǐntiānjīnqiáowǎngjìntiānxiàjùn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邓肃的作品,名为《戏吴少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批判。

“短檠对君同泮水,齑盐不给穷吞纸。”这里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物资的匮乏和贫富差距。短檠(小船)与君子相似,都在如泮水般流动的社会中前行,而齑盐(咬嚼食盐)则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即便如此简单之物,也不被给予那些贫困到极点的人们,只能用纸来吞咽。

“君今载纸连数艘,贫富相悬九万里。”这两句诗表达了社会贫富差距巨大的现实。君子如今能够装载着纸(象征物资)乘坐多艘船只,而贫困与富裕之间的差距却如同天堑,遥不可及。

“崇宁政事先方田,纷纷讼牒乱云烟。”崇宁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或时期的名字,方田则是农业耕作的一种方式。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政治与农业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于当前社会混乱、政事不清的担忧。

“祗今列屋饱虫蠹,官折羊酒寿高年。”这两句诗描绘了当时官员的奢侈生活,官府中食物丰富,甚至连屋檐都被虫子占据,表明其过度的富裕。同时,“官折羊酒”暗示着官员们以权谋私利,而“寿高年”则可能是对他们长寿的祝愿或讽刺。

“夫子谈笑收馀庆,不复尘埃生釜甑。”这里诗人提到夫子(孔子的尊称),似乎是在借用儒家思想,表达一种超脱世俗、不染尘埃的心态。谈笑间收获的喜悦,是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物质上的追求。

“便当痛饮天津桥,一网尽呼天下俊。”最后两句诗中,“痛饮天津桥”可能是指在某个著名的桥上畅饮,享受人生。紧接着,“一网尽呼天下俊”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聚集天下的英雄豪杰,一同欢聚,共同创造美好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比贫富、官民生活,以及社会现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邓肃

邓肃
朝代:宋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猜你喜欢

满庭芳·其二赐茶

犀隐雕龙,蟾将威凤,建溪初贡新芽。

九天春色,先到列仙家。

今日磨圭碎璧,天香动、风入窗纱。

清泉嫩,江南锡乳,一脉贯天涯。芳华。

瑶圃宴,群真飞佩,同引流霞。

醉琼筵红绿,眼乱繁花。

一碗分云饮露,尘凡尽、牛斗何赊。

归途稳,清飙两腋,不用泛灵槎。

(0)

点绛唇·其十三清香莲

十里西湖,淡妆浓抹如西子。藕花簪水。

清净香无比。记得曾游,短棹红云里。聊相拟。

一盆池水。十里西湖似。

(0)

点绛唇·其十九瑞香

阑槛阴沈,紫云呈瑞馀寒凛。卷帘欹枕。

香逼幽人寝。入梦何年,庐阜闻名稔。风流甚。

阿谁题品。唤作熏笼锦。

(0)

浣溪沙·其十三武康社日

碧户朱窗小洞房。玉醅新压嫩鹅黄。

半青橙子可怜香。

风露满帘清似水,笙箫一片醉为乡。

芙蓉绣冷夜初长。

(0)

别归云庵端老

何年败衲裹虚空,雪雁烟凫不受笼。

未信归云便端的,一船明月四边风。

(0)

寿昌寺

宝构非无地,洪涛信有因。

一朝开古井,三佛现金身。

敕赐皇恩重,成功佛日新。

喜看龙象集,全仗法中人。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