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唐季坠皇纲,天下生灵被扰攘。
社稷安危悬卒伍,朝廷轻重系藩方。
深冬寒木固不脱,未旦小星犹有光。
五十三年更五姓,始知除扫待真王。
自从唐季坠皇纲,天下生灵被扰攘。
社稷安危悬卒伍,朝廷轻重系藩方。
深冬寒木固不脱,未旦小星犹有光。
五十三年更五姓,始知除扫待真王。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邵雍所作的《观五代吟》,通过对五代时期历史动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混乱和政权频繁更迭的忧虑。首句“自从唐季坠皇纲”指出自唐朝末期以来,中央皇权衰落,国家纲常不振。接下来的“天下生灵被扰攘”描述了百姓深受战乱之苦,生活动荡不安。
“社稷安危悬卒伍”强调了军事力量在政权稳定中的关键作用,而“朝廷轻重系藩方”则揭示了地方势力的强大,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威胁。诗人以“深冬寒木固不脱”象征坚韧的臣民坚守忠诚,即使在艰难时刻也不放弃希望;“未旦小星犹有光”则寓意黎明前的微光,暗示着未来或许会有一线生机。
最后两句“五十三年更五姓,始知除扫待真王”总结了五代五十多年间的频繁改朝换代,人们终于意识到只有真正的明君才能带来长久的安宁。整首诗寓言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变革与国家治理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