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兴·其二》
《古兴·其二》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良人远行迈,道经折羊肠。

五月日如赭,履地犹探汤。

濯汗无广阴,赴渴谁馈浆。

去未定还期,隙月知空床。

儿小莫应门,妾身当虎狼。

峻岨作高台,日日永相望。

(0)
注释
良人:丈夫。
迈:离开。
折:弯曲。
羊肠:形容曲折的小路。
五月:农历五月。
赭:赤红色。
履地:走在地上。
探汤:如同踏入热水。
濯:洗。
广阴:大片阴凉处。
馈浆:送水。
隙月:月光透过缝隙。
空床:无人的床。
儿小:孩子年幼。
应门:应答开门。
妾身:女子自称。
虎狼:比喻艰难困苦。
峻岨:险峻的山崖。
高台:为眺望而建的高处。
日日:每天。
永相望:长久地遥望。
翻译
丈夫远行离开家,道路崎岖似羊肠。
五月烈日似赤土,行走地面如踏汤。
汗水洗涤无荫凉,口渴难耐无人送汤。
归期未定难预料,只有月光映空床。
孩子幼小不应门,我独守家如对虎狼。
峻岭险阻筑高台,日日期盼他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者的艰难旅途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良人远行迈,道经折羊肠”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崎岖不平的道路形象地比作羊肠,表达了旅途的曲折与艰辛。

接着,“五月日如赭,履地犹探汤”二句,使用鲜明的色彩和温度的对比,生动展现出炎热夏日行走在炙热大地上的感受。"濯汗无广阴,赴渴谁馈浆"两句,则从缺乏阴凉和口渴难忍两个角度,进一步突显了旅途中的不易。

诗的后半部分“去未定还期,隙月知空床”转而表达出对远方亲人生活的关切和对家中空旷床榻的思念。"儿小莫应门,妾身当虎狼"两句,则通过强烈的情感语境,传递出诗人对于妻子在外世界自我保护的担忧。

最后,“峻岨作高台,日日永相望”四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结尾,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长久思念和渴望与之相望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温馨而又艰辛的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三十四

山岚朝不散,水雾午犹遮。

地僻惟僧到,县贫无药赊。

崖头悬拄杖,石上晒袈裟。

只此自知处,须怜日易斜。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二十五

山云时出没,溪水日平漫。

世外无拘束,人间有易难。

屋疏宵不寐,肺病午方餐。

野鸟真堪近,喃喃不畏寒。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六

已得溪山意,何疑世上情。

腊穷松自见,寒尽草频生。

撼树风声惨,入潭人影清。

嗒然忘语默,不但百怀轻。

(0)

喜陆太守孝山长斋因其生日作诗四首寄之·其四

悲心犹及物,窒欲见初生。

寂感于何兆,形骸空有名。

一身从隐显,万汇托生成。

月落秋潭夜,分明雁过声。

(0)

赠姜山

有衲学无为,千峰随杖藜。

负薪时见苦,种药竟亡疲。

爱友心常拙,吟诗月每移。

肝肠从自许,不愿世人知。

(0)

丹霞山居十二首·其十

老去住山好,山深逸事兼。

懒眠青竹簟,横睇白云檐。

茶气胜春酿,香烟透夜帘。

幽怀成独往,微月上松尖。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