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轮台子.采菱》
《轮台子.采菱》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轮台子

别浦莲歌乍歇,又棹入、菱潭深窅。

西风乱水弥弥,斜日远帆了了。

小娃兰桨齐开,斗云英、一色裙波袅。

才低珠腕,又弱蔓柔茎将人绕。

何愁角刺藤兜,把千顷、水烟暗舀。

羡清芬、较菰米荷房,一般幽悄。

语折芰邻船,再来须早。怕明日寒塘,剩白蘋红蓼。

橹南幽、惊飞渚鸟。笑盈盈、并摘花归,可许妆台照。

(0)
鉴赏

这首《轮台子·采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菱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采菱女子在湖面上忙碌而欢快的场景。

首先,诗中“别浦莲歌乍歇,又棹入、菱潭深窅”两句,描绘了采菱女子从荷花盛开的湖泊边划船进入菱潭的情景,湖面深邃而幽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接着,“西风乱水弥弥,斜日远帆了了”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采菱的环境。西风吹拂,水面波动,夕阳斜照,远处帆影清晰可见,画面富有动态美和层次感。

“小娃兰桨齐开,斗云英、一色裙波袅”几句,聚焦于采菱女子的动作与服饰,兰桨齐开,裙摆随波轻摇,仿佛与水面融为一体,展现出女子们采菱时的灵动与和谐之美。

“才低珠腕,又弱蔓柔茎将人绕”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采菱女子与菱蔓之间的互动,珠腕轻触,柔蔓缠绕,既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也蕴含着生活的乐趣。

“何愁角刺藤兜,把千顷、水烟暗舀”两句,表达了对采菱女子勇敢面对困难的态度,即使面临藤兜的困扰,也能轻松应对,展现了她们的智慧与坚韧。

最后,“羡清芬、较菰米荷房,一般幽悄。语折芰邻船,再来须早。怕明日寒塘,剩白蘋红蓼。橹南幽、惊飞渚鸟。笑盈盈、并摘花归,可许妆台照”几句,通过赞美与期待,展现了采菱女子的美丽与勤劳,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她们不仅在劳动中展现了自己的魅力,还期待着再次相聚,共享劳动成果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采菱女子劳作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和人们生活的恬静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立秋日梦分得成字

窗前脩竹洗来清,且理琴书托此生。

凉到半庭分夏去,梦将一字许秋成。

凌虚久接梧桐影,孤坐新惊砧杵声。

我意正悲时节易,更教重论月中情。

(0)

北窗

绿萝结石壁,垂映清芬堂。

孤心在遥夜,当窗皎月光。

悲风何处来,吹我薄衣裳。

(0)

七夕

山居旅宦惊重七,薄雨新晴月上微。

人病秋来偏冷早,天低河隐欲星稀。

亲朋骨肉官为寄,牛女恩情梦也非。

百岁良宵浑似此,挑镫洗足坐忘机。

(0)

酒集江亭饯送于侍郎晦若前辈出使德国

鶗鴂惊鸣万瓦霜,六街斜月夜茫茫。

金尊移榻临花砌,白袷邀车过苇塘。

四海李膺名士长,千金陆贾使臣装。

条支西去波无极,梦醒觚棱烟水长。

(0)

孤松

向阳花木并含滋,蟠郁空留岁暮姿。

小草托根欣得所,风霜独受有谁知。

(0)

寄秦按察滇中

词客南迁雁未来,百年怀抱向谁开。

遥瞻爨玩行师地,颇惜承明著作才。

三策平边官豸节,一言耸听失乌台。

水曹诗事谁能说,回首觚棱有百哀。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