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藓苍苔路几重,禅关终日白云封。
定中老衲须眉古,春尽深山草木浓。
百丈寒流朝洗钵,数声空翠晚鸣钟。
六朝风景虚岑寂,剩有岩前一树松。
碧藓苍苔路几重,禅关终日白云封。
定中老衲须眉古,春尽深山草木浓。
百丈寒流朝洗钵,数声空翠晚鸣钟。
六朝风景虚岑寂,剩有岩前一树松。
这首清代诗人孙先振的《岳麓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寺景象。首句“碧藓苍苔路几重”,通过描绘青苔覆盖的石径,暗示了山林的幽深和人迹罕至。接着,“禅关终日白云封”进一步渲染出寺庙被云雾缭绕的神秘氛围,仿佛与世隔绝。
“定中老衲须眉古”,写出了老僧在禅定中的沉稳与岁月的痕迹,他们的胡须眉毛皆已斑白,体现了僧人的修行岁月。随着季节更迭,“春尽深山草木浓”,春天过去,山中的草木愈发茂盛,生机盎然。
“百丈寒流朝洗钵,数声空翠晚鸣钟”描绘了僧人们清晨洗涤餐具的场景,以及傍晚寺庙钟声悠扬,空灵回荡在山间,增添了宁静的禅意。最后,“六朝风景虚岑寂,剩有岩前一树松”,诗人感慨历史的沧桑,六朝风华已逝,只有山岩前的那一棵松树依然挺立,象征着坚韧与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岳麓寺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气息,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