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频年泪,羁栖万里身。
松楸馀怅望,节序每伤神。
老习莺花寂,离知骨肉亲。
春风行坐处,谁与慰艰辛。
寒食频年泪,羁栖万里身。
松楸馀怅望,节序每伤神。
老习莺花寂,离知骨肉亲。
春风行坐处,谁与慰艰辛。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景英所作的《寒食》。寒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清明节前一或两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寒食频年泪”,开篇即点明诗人多年在寒食节时,因思念故乡而落泪,流露出深深的乡愁。接着“羁栖万里身”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远离故土、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一个“羁”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松楸馀怅望,节序每伤神。”诗人遥望家乡的松树和楸树,心中充满遗憾与思念,每当节日来临,这种思乡之情便更加浓烈,让人心生悲凉。接下来,“老习莺花寂,离知骨肉亲。”诗人感叹自己年岁渐长,与亲人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莺歌燕舞的热闹场景只能在梦中重温,与亲人的团聚成为一种奢侈的渴望。
最后,“春风行坐处,谁与慰艰辛。”在春风拂面的日子里,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都感到孤独与艰难,无人能给予心灵的慰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无尽的思念,以及在外漂泊的辛酸与无奈。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长安有曲陌,曲陌不容幰。
路逢双绮襦,问君居近远。
我居临御沟,可识不可求。
长子登麟阁,次子侍龙楼。
少子无高位,聊从金马游。
三子俱来下,左右若川流。
三子俱来人,高轩映彩旒。
三子俱来宴,玉柱击清瓯。
大妇襞云裘,中妇卷罗帱。
少妇多妖艳,花钿系石榴。
夫君且安坐,欢娱方未周。